节目扫描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与各种特殊场域互动 石志如探索躯体磨难
甫於二○一○年底创团的楼阁舞蹈剧场,为舞蹈创作者石志如在故乡嘉义市成立的现代舞团。名唤「楼阁」(Log),意在反映舞团追求空间运用的灵活弹性,作品亦多打破黑盒子或镜框舞台等既有剧场空间,於不同的特殊场域演出,拉近观众与作品的距离,同时也重新探索了身体、空间、看与被看的想像和文本。 此次演出的《躯:一段竭尽毁灭的告白Tears of the Human Soul》,今年六月曾於嘉义首演,作品概念来自石志如与死神对抗的生命经验,从肉体的病痛出发,围绕著文明生活下人们的种种身心症:失眠、恐慌、心悸、胃痛、晕眩等,舞者以肢体诠释在反覆大量工作中对抗著逐渐浮现的病痛,透过关节的扭转、剧痛与窒息、重复的撞击等强烈的身体语汇,表达了人们身体与精神的分离,意志对肉体磨难的冷眼旁观等集体情境,而身体在争战中经历毁灭而后重生,则毋宁是编舞者形於舞蹈之上,致献给观者的祝福与期盼。
PAR / 第240期 / 2012年12月号
浪漫喜剧《梦想大饭店》 挥洒多元曲风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梦想因为尚未达成而持续发酵。一场奢华的婚宴即将在《梦想大饭店》中进行,新娘要求找天后王菲在婚礼上担任演唱嘉宾,但干练的饭店经理却因为请不到而大伤脑筋。无计可施之下,他将脑筋动到新郎身上——因为新郎是一位知名的音乐总监,於是经理便将来自农村的按摩小妹交给他调教,希望能鱼目混珠、瞒天过海。但在问题尚未圆满解决之时,还得担心饭店厨师找不到肯吃苦耐劳的徒弟,而这时风流的健身房教练又不断勾引女客…… 爱乐剧工厂即将推出的中文流行歌舞剧《梦想大饭店》,邀请知名音乐人林隆璇担任制作人,并且出饰剧中的音乐总监一角。搭配剧情需求,林隆璇也谱写出超过廿多首经典好歌,曲风囊括流行、蓝调、情歌、摇滚、电音及印度宝莱坞,主要演员有超偶帮歌手宋妍甄、刘行格、钱俞安,及福茂唱片力捧新人戴蕙心,更有多位剧场界的实力派演员及舞者一同参与演出。大量华丽歌舞场面及歌曲、戏剧、舞蹈紧密串接,呈现百老汇式歌舞剧风格。融合歌舞的方式,将是一般音乐剧的两倍量,时尚、浪漫的喜剧更将大饱观众耳目。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号
现代舞+街舞+打击乐 「击.舞」探索身体节奏
由七位乐手组成的连雅文打击乐团於二○○四年成立,秉持「新古典.新视野.新声响」宗旨,在艺术总监连雅文带领下,融入剧场、舞蹈、多媒体等跨界表 演形式。今年,连雅文打击乐团以探索身体的节奏为轴创作「击.舞」,在打击乐外,还加入舞蹈演出。以「小」系列舞码闻名的林文中舞团,此次为打击乐团编创 巴赫《郭德堡变奏曲》,利用舞者及打击乐者共同演出,将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另外也为日本当代击乐作品Illusion in Snow编创全新舞码。 这次打击乐团也邀请了街舞专家彭英伦编创,带入丰富的「肢体节奏」(Body Percussion)与「嘻哈」(Hip-Hop)的即兴曲,演奏者将以自己的身体为乐器,在拍、击、踏、打之间,双重展现出打击乐的活泼新面貌。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号
?井伸行 充满神圣性的琴音
二○○九年,第十三届范.克莱本钢琴大赛(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创下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纪录——首度由两位参赛者并列冠军,并且都是亚洲人。其中之一来自日本的?井伸行,不但为祖国拿下此赛事的第一座奖杯,不可思议的是,他竟是一位视障钢琴家。 ?井伸行的得奖堪称为奇迹,因为范・克莱本钢琴大赛的比赛过程相当严苛,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钢琴比赛之一,参赛者必须经过的考验包括三场完整的独奏会、演出新作品、室内乐与两首协奏曲。明眼人要通过这些试炼都相当困难,何况是双眼全盲的他。然而对?井伸行来说,也许没有了视觉的干扰,让他的音乐更为纯粹。他的学习完全依靠听力,大量的音符与每个细微的音符都印在他心底。演出时倾听指挥的呼吸与喘息来得到提示,靠触觉和过人的记忆力精准地弹奏乐曲,无怪乎连担任评审的范.克莱本自己都在赛后表示:??井伸行的演出十分神奇,拥有治愈人心的魔力,充满神圣性。? 得奖后,他的母亲更将?井伸行的奋斗故事与教育过程,写成《今天的风是什么颜色?》一书,感人无数人心。目前他的世界巡回演出已超过百场,灌录专辑外,更为许多知名日剧谱曲。想感受?井伸行带来的纯净和温暖,绝对不能错过这场难得的机会。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号
与巴赫缘深 史岱费尔德的新诠展创见
出生於一九八○年的德国钢琴家史岱费尔德,似乎生来就与巴赫有缘。他出生的那年,正是以演奏巴赫闻名的怪杰顾尔德拍摄、重新录制巴赫《郭德堡变奏曲》的同一年。巧合不只如此,二○○二年他打破了悬缺了十四年的首奖,夺下巴赫钢琴大赛冠军,隔年首度挑战灌录《郭德堡变奏曲》的年龄是廿三岁,正好跟顾尔德第一次录制这部作品的年纪相同。也因为如此,专辑一发行,史岱费尔德就被媒体拿来与顾尔德相互比较、大作新闻。 同样是擅长演奏巴赫的型男,两人在演奏上也有相通之处,在这点上,史岱费尔德不讳言曾受顾尔德演奏的启发。但难能可贵的是,对当初写给大键琴演奏的《郭德堡变奏曲》移植到现代钢琴的表现上,他大胆地展露了他的创见,将许多声部做了八度的调动来达到对比与区别。然而即使他的巴赫受人欢迎,德国《时代》周报却也曾指出,巴赫是「他思考与演奏音乐的基本核心,但绝不会只在这个范畴中。」此次来台,他将从巴赫开始,接著弹李斯特、华格纳到拉赫玛尼诺夫,让观众一次听见不同时期的多种诠释。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号
本月我要看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
二月开始的台湾国际艺术节不断发创「旧即是新」的理念,交织著异国与在地、新颖与古典,待不安分艺术灵魂们出击、探索与品味。众多节目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台湾人力飞行剧团的《台北爸爸,纽约妈妈》,脑海中文本余韵与晾在眼前的一张张剧照叠印,就是一个个深触心底的完成式。原著家族故事的戏剧性,巨细靡遗披露在行里句逗间,情感矗立,一览无遗,而这样诚挚细密的独白抒情将在舞台上演,遇见一向诗意的导演黎焕雄,会有什么空间上的对话? 或许保有许多幻想,或许,舞台如胶卷,卷动著每个人残剩记忆中的人生,而我们,将好好看见自己。
PAR / 第231期 / 2012年03月号
李子声展特色 「现代化」古筝「汉化」钢琴
「作曲结构完整,整合中西乐器的构思颇富创意。技法看似传统,实具新意,看似不安、实为安定。」这是李子声在获得「入野义朗作曲纪念奖」时,评审团 对其获奖作品廿一弦筝与弦乐团之小协奏曲《溯》之总评。这位台湾中生代作曲家,除了对钢琴演奏与室内乐有相当的涵养外,自小学习过古琴、京剧锣鼓及戏曲唱 腔等,更让他在探索现代创作风格之声响中,拥有深厚的传统音乐艺术根基。 在廿五年创作生涯当中,李子声写给古筝的相关作品算是最多 的。原因之一是它「最擅各种吟柔表现,也是最具传统特色之语汇」。因此在此次发表会中,他将邀请筝乐演奏家叶娟r,偕同对位室内乐团中几位乐手,并且亲自 担任钢琴演奏,将自己不同时期与风格之钢琴与筝乐作品在音乐会中展现。演出中,观众将能听到这位亚洲作曲家「现代化」传统乐器(古筝)、并且「汉化」西洋 乐器(钢琴),对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提出他自己的独特见解。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精采人声飨宴 台湾首演《太阳神阿波罗传奇》
一年一度大型的合唱盛会——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又将轰轰烈烈登场!除了音乐营、指挥营及大师班之外,更邀请了匈牙利Cantemus混声合唱团、德乐斯登爱乐儿童合唱团、爱丁堡圣玛莉大教堂合唱团、法国人声合唱团OMMM及斯洛维尼亚合唱团共襄盛举。而光是看由台北爱乐合唱团及青年管弦乐团所演出的开、闭幕节目,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人声震撼! 开幕的《太阳神阿波罗传奇》是台湾首演,歌词主要是根据尤里皮底斯的希腊神话故事所写,由管弦乐团、混声合唱团、女高音及男中音独唱的演出外,还配上一位叙事者。虽然是部非宗教性的创作,但许多歌词都参考了圣经,相当受欢迎。而闭幕的《非洲圣哉经》是英国作曲家范晓(David Fanshawe)在尼罗河、地中海等地录制埃及、苏丹、乌干达及肯亚的音乐之后,将这些片段与合唱交错、并置,因此作品兼具非洲音乐那种不假修饰的原味歌声,也有合唱团剧力万钧和多变的节奏。融合古典、摇滚、爵士、流行等多重乐风,三百人的庞大节庆阵容,将为整个合唱音乐节画下热闹非凡的句点。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号
年轻舞者登台竞艺 双舞尽展芭蕾风华
被誉为「台湾有史以来最好的芭蕾伶娜」的台北皇家芭蕾舞团团长吴青口岑,自高中赴美习舞,接受完整的西方舞蹈教育,亦多次在国际舞台上以优异演出获 得好评。她返台后主持台北皇家芭蕾舞团,深感台湾芭蕾舞蹈人才的培育和登台机会艰困,从二○○九年夏天起,固定举办全国芭蕾舞大赛,以不同年龄层级的学生 为参赛对象,挑选经典独舞片段竞赛。 今年迈入第三届的全国芭蕾舞大赛,将分两天举行初赛与决赛。承袭过往惯例,在芭蕾竞赛之外,台北皇家芭蕾舞团亦将於决赛当天颁奖典礼后进行舞团公演,今年推出作品有《三部曲颂》与《日正当中》两支,由艺术总监吴青口岑以拉赫玛尼诺夫的Symphonic Dances, Op.45与柴科夫斯基The Dance of the Clowns等曲为灵感进行编创。前者依据舞者年龄的差异,在技巧、表现力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层次;后者则隐伏舞剧的角色情境,却不突显叙事情节,形式上更近於现代芭蕾,充分展现了吴青口岑作为芭蕾教师与资深舞者对芭蕾技巧与大师音乐的理解力,也颇能反映舞团长期栽培舞者的成果。
PAR / 第230期 / 2012年02月号
当电音三太子碰上贝多芬 台味十足送新音
打著「创团首演,就没打算照规矩来」的口号,广艺爱乐管弦乐团即将以不按牌理出牌的节目内容吸引观众耳目。为了这第一次的公演,乐团请来作曲家兼竖琴演奏家李哲艺创作了《电音三太子》与《贝多芬的前世今生》,并邀请NSO首席李宜锦跨刀演出。 成立於二○一○年的广艺爱乐,一年多来已担纲多场作曲家新作及音乐剧首演。今年创团首演的两首曲目上下半场各有不同风格,首先登场的《电音三太子》取材自台湾庙会庆典中常见的歌仔戏、南北管、布袋戏等元素,加上台客电音舞曲创作成现代管弦乐曲。其中将安排古典及电子双小提琴来搭配乐团。而乐圣贝多芬即使诞生於距今两百多年,但到了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车、广告歌曲、甚至是布袋戏的配乐,都还借用著他作品。因此在这首乐曲中将巧妙地结合台湾民谣与贝多芬的乐曲,让观众在两类不同的曲风发现相同的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