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扫描
PAR / 第241期 / 2013年01月号
本月我要看 史茵茵「Re-Birth再生 音乐生日派对」、曾宇谦小提琴独奏会
冬日里弥漫的节庆气氛中,特别想要推荐温暖女声史茵茵「Re-Birth再生 音乐生日派对」。曾与茵茵在○七年的某出音乐剧合作过,后来在剧场看到茵茵的机会变少了,听到她唱歌的机会却变多了。去年茵茵和一群乐手组成了THE YAM PROJECT,尝试福音、爵士、灵魂、蓝调等不同曲风,都可以看到茵茵在「唱歌」这条路上的坚持;这次演出也新增了不少原创曲目,加入Disco元素, 十人乐手的豪华阵容,更令人期待这场音乐会的「声音」会有多丰富! 另一场想推荐的音乐会是总被称为「天才少年」的小提琴家曾宇谦独 奏会。在这个古典乐界开始以明星噱头捧红少年演奏家的年代,多次获得国际大赛肯定的曾宇谦却以扎实的技巧与诠释回归音乐本身。去年底的音乐会无缘参与,曾 听朋友形容其干净俐落的巴赫音色,今年初独奏会还将演出年底发行的专辑曲目,绝对是末日过后不可错过的演出!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号
夏日惊喜「舞上瘾」 跨域演出震荡感官
昏昏沉沉提不起劲的夏天,需要大胆前卫的表演艺术冲撞感官、提振精神吗?来自德国、义大利、希腊、法国、台湾的跨域艺术家,即将联手在台北国际艺术村和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制造震荡级的实验性演出! 由「台北艺术进驻计画」邀请的六组艺术家,在两个月内发表跨界创作成果。其中,威尼斯双年展「表演艺术周」策展人组合维若娜与巴吉,是目前义大利具代表性表演团体,曾赴南美火地岛、印度、南极等地进行消失性艺术的录像计画,擅长在特殊场域创作演出的他们,此次将透过运用现场素材带给观众晕眩的观赏之旅。来自希腊的舞蹈家里加有深厚的拉邦技巧,将带来Undying home,结合摄影与雕塑,透过舞蹈描绘自然、人与家的关系。台湾艺术家林正伟《无法剥离的关系》将结合魔术、实验影像、舞蹈和行为表演,制造虚拟超越真实的视觉经验。利用宝藏岩特殊地景进行创作的陈雪甄,以《关於分享的各式距离》呈现自己在巴黎旅行时对「分享」的体验和反思。另外,还有声音结合数位行动绘画的艺术创作者、寻找身体声音如何影响语音的艺术家创作,从酷暑到初秋,打造让观众跨上瘾的观赏体验。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号
《越界的女人》 再现叶陶的不凡人生
台南的廖末喜舞蹈剧场作品向来关注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限制与自由,透过改编多位历史上的女性生平为舞蹈,表现不同时代的女子如何寻求突围。杨逵之妻叶陶便是代表性的例子。再度改编叶陶生平,这次《越界的女人》由林宜频编创,自「叶陶一生就是一连串的的跨界之旅」呈现不同面向:扬弃裹脚布,跨越身体的文化疆界;走出家庭墙限,跨越女性生活空间的疆界;走进知识的殿堂,跨越思想的疆界;走入街头与监狱,跨越社会实践的性别疆界;誓死如归,跨越生与死的俗世疆界。在传统与现代交界的时代里,叶陶凭著勇於挑战生命的特质,不断地跨越疆界,体现了无限的生命动能,更成为台湾社会史上「新女性主义」的典范。 作品也结合科技技术光雕投影与动画,让平面的墙或固有的建筑物变得更加立体,藉由投射画面改变实体面貌,而互动展演让观众、舞者、影像与实体建筑之间产生多变的视觉对话。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洄游舞集诉说「嫁」心 《海翁》舞动府城风情
廖末喜舞蹈剧场自二○○八年开始,每年均邀请南部的舞蹈工作者参与新锐人才培育计画「洄游舞集」。主题取自文学、历史文化,并以女性为主体,表现各时代的台湾女性风貌。今年则以「嫁」为题,探讨婚姻议题,由三支舞串成,分别从传统制度、生命事件与情感经营切入,呈现「嫁」在生命中的转折与悸动。 编舞者林宜频创作《双栖》,围绕「冥婚」为主题,她认为这个仪式背后蕴藏了凄美的情感,包括父母亲对孩子思念,以及失去情人后仍选择继续相爱的方式。蔡馨莹的《without her》来自编舞者的生命经验,面对挚友远嫁带来的心理冲击为灵感,采第三者的角度,以独舞方式呈现,将「嫁」视为一个生命事件,诉说成长过程里各个重要关卡,其中还运用大量文字语汇。谢杰桦的《速食爱情》喻含无法清楚了解的危险关系与盲目的爱情。 除了《洄游舞集―嫁》之外,廖末喜舞蹈剧场还获选为台南国际艺术节「城市舞台」的表演活动,推出《海翁》。题目灵感来自府城外海由一连串滨海沙洲组成,从海平面看来,就像一群鲸鱼(海翁)在海上嬉戏。《海翁》融入大量的府城历史文化与地理背景,舞者将舞出浓浓的府城风味,其中春夏之交台江内海与大洋交会激荡的美景,七股盐田风光,鹭鸶、渔娘与红树林等生态景观,都将化成舞蹈画面。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肢体音符舞团《桃花缘》 诗词引领悟「情」字
在大提琴与女声的吟诵下,女子衔著桃花枝影绰起舞,似曾相识的画面随著花香,勾起了若有还无的悠远记忆,那彷佛来自古远前世的恋人身影,召唤著女人和男人一探究竟,却不知这番试探,逗引人们寻觅的是真爱的缘,或是执著的怨…… 肢体音符舞团创团至今来到第十五年,艺术总监暨编舞者华碧玉素以古典、民族舞的创作见长,近年则在开拓观众族群等考量下,不只提携编舞后进,创作也逐渐转以古典身体语汇结合现代题材,拉近年轻观众与传统舞蹈的距离。《桃花缘》的编创概念,始自华碧玉感慨周遭朋友多有陷於情关、执著不放的经历,无意间读到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写的情诗〈最好不相见〉、〈那一瞬〉、〈见或不见〉等作,讶异於出世的喇嘛竟对爱情有此体悟,遂以诗词入舞,发展成前世到今生的情境式舞作。诗词由知名音乐人林隆璇编曲,以现场吟唱的方式,引领观众细细领略落英缤纷后,了然寂静的情与悟。
PAR / 第236期 / 2012年08月号
《长大的那一天》 一起寻找成长的滋味
长大的那一天是什么时候?长大又会带来什么喜悦和烦恼呢?继《初生》后,飞人集社「一睡一醒之间」二部曲《长大的那一天》,以「成长」为主题。故事描述有一座魔法森林,只要进到魔法森林里面,就可以变成任何想要变成的样子。小男孩和小女孩,意外得到森林藏宝图,为了寻找「长大的那一天」,走进森林。在一连串的冒险奇遇后,他们见到了魔法森林的统治者: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小孩。森林统治者答应他们变成想成为的样子,但交换的条件是得永远留在魔法森林中。故事从办家家酒般的游戏出发,展开寻找长大的旅程,形式也紧扣游戏的概念,让长大的变幻意象更加自由。舞台上一个个皮箱打开,犹如玩具的惊喜箱,每个皮箱上的窗口都是一个故事的入口。 「一睡一醒之间」是演员周蓉诗在历经结婚、生子等阶段后的生命体验,从《初生》,《长大的那一天》,到讲述离别和消失的第三部曲,带领孩子认识人生的必经过程。导演石佩玉认为,「长大」并非专属孩子,随著时间变化,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人其实一直在长大。《长大的那一天》在法国视觉设计莒丝莲.额贝哈,及音乐创作者王榆钧的联手打造下,结合剪纸、物件、光影、小偶和音乐,在充满诗意的叙事中,让长大的每一刻,处处有惊喜。
PAR / 第233期 / 2012年05月号
禾剧场《懒惰》 探究人的自我放逐
继《忿怒》和《饕餮》后,禾剧场新作《懒惰》再度取材香港作家黄碧云小说《七宗罪》,由高俊耀与简莉颖联手改编。七宗罪是人的失败和偏离,它是心灵的荒废和肉身的下坠。黄碧云的《七宗罪》,是一个由罪连结而成的荒诞、残忍、粗暴、甚至虚无的世界。由罪而救赎,高俊耀说,七宗罪或许有七种模样,但却有一共同的线索,就是人的自我放弃;放弃,意谓著或者向既定的命运屈服,或者将人的偶然性膨胀到自我专擅的地步,因此,一切的罪,最后必然归向虚无。 《懒惰》的故事发生在担任中高阶主管的男子、他的秘书及追求她的工读生三人身上。现代社会的上班族在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中,对於梦想、爱与意志乃至於个人存在感逐渐模糊。在三角关系的情爱纠葛间,背后隐含著对现实生活的无感及无力,凭藉体温取暖及不断充实专业技能填补内心空洞,然而究其根柢,一切不过只是懒惰的藉口,懒得探问、疲於追寻,於是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最后,爱究竟是无所不能还是一无所用?全剧将以简练而一针见血的对白,结合肢体化的表演方式,呈现都会男女面对空洞人生的无能与自我放逐。
PAR / 第235期 / 2012年07月号
管风琴天才黑尔 首度访台展现超技魅力
从小以「神童」之姿崭露头角,德国管风琴演奏家菲利克斯.黑尔(Felix Hell)可说是名符其实的「天才」。七岁开始学习钢琴,隔年转学管风琴后便发行了第一张录音专辑。九岁展开演奏生涯,足迹已遍及欧亚美洲各个国家。在多年的学习下,他不仅成为知名音乐学院——寇蒂斯音乐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管风琴毕业生,更获得他的老师约翰.伟佛(Dr. J. Weaver)及美国管风琴演奏家协会(AGO)主席Frederick Swann一致赞誉他为「近代最具名气的管风琴奇才」。 演奏之外,他更深入研究许多音乐家的作品,他曾分三轮演出弹奏巴赫全套作品,每轮演出大约廿小时,共演奏将近两百五十首乐曲,此举让黑尔获得全球乐评听众的瞩目,当年他才廿一岁。除了年轻之外,黑尔目前所发行过的八张录音,已准确地涵盖五个世纪的管风琴作品。如此的成就也让《美国管风琴家》The American Organist杂志称许地表示:「他开创的许多新纪录,为管风琴演奏界注入了新的力量。」首度来台,安排的曲目从巴赫经典管风琴曲到法国浪漫作曲家的作品,现年廿七岁的黑尔,在舞台上散发的将是他年经的活力及超技的演奏能力。
PAR / 第234期 / 2012年06月号
「春艳舞展」舞动多元 《金小姐》探寻女人命运枷锁
台积心筑艺术季迈入第十年,本年度以「合鸣」作为主题,其中与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合办的「春艳舞展」,甄选出风乎舞雩《关系―精致篇》、迪迪《舞动宴席2―拼图》、曙光种籽《Dream High 70们的复古音乐趴》、稻草人《内心独白》等七个在地团体带来的舞作。其中,另类的《内心独白》以卡夫卡的超写实作品及日记为题材,呈现出介於荒诞梦境与现实间的矛盾世界。 今年稻草人现代舞蹈团推出的创作,还有本月的台语音乐舞蹈剧场《金小姐》,以五○年代经典台语老歌〈安平追想曲〉里所刻划的人物「金小姐」为灵感。由音乐创作者谢铭佑重新编创台语词曲,艺术总监罗文瑾与舞蹈创作者左涵洁编舞,特别以女性角度加以诠释,描绘一位深情女子执著地等待一去不返的男子。此作场景虚实交替,不强调叙事,而著重於刻划金小姐象徵的意象,即命运的束缚,藉此道尽古今女性在父权社会里所面临的无奈。
PAR / 第232期 / 2012年04月号
纪念史撷咏 谷慕特舞蹈剧场献舞
二○一一年八月过世的配乐大师史撷咏,留下珍贵的音乐资产众多,其中,原住民音乐创作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色。承袭音乐家父 亲史惟亮对原住民音乐的贡献,史撷咏在○七年时将父亲当年采集的原民音乐重新整理,配合古典音乐和当代原住民歌者的演唱,制作了《梦土:部落之心》专辑, 不仅重唤乐坛对原民音乐的重视,更赋予台湾原民音乐的当代感与世界性。 鉴於此,由阿美族舞蹈家谷慕特.法拉(魏德庆)领军的谷慕特舞蹈剧 场,以史撷咏的音乐为题,编创舞作《梦土(一)当太阳升起--山海恋》,除了纪念大师的音乐贡献和终生热忱,也将原民文化对於自然的敬仰和依恋熔铸其中, 期令观众在欣赏过程领受人与自然、与看不见的力量共舞的神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