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45期 / 1996年08月号
美学的?实或历史的?实 看《红旗.白旗.阿罩雾》
《红旗.白旗.阿罩雾》显然在历史上的?实上,远比诗的?实著力更深。
PAR / 第49期 / 1996年12月号
罕见的凝炼风格 评谢宗益「不变的年代」
谢宗益向来不喜以任何派别形容自己的作品,他的风格也不应用任何派别来限制。对於舞者肢体与舞台、音乐的运用,谢宗益的手法接近诗,也只有诗的语言能勉强钩描它的轮廓,贴近它凝炼的情绪。
PAR / 第49期 / 1996年12月号
一场无言剧、散文诗 写在「不变的年代」后的只字片语
整晚演出的四个段落看似独立,但因著相互间肢体上的相似,或是动作元素的重复使用,甚至是编舞者对某些语汇的偏好,就有了彼此间的关连, 整个看起来可以说是一出四幕段落体的无言剧。
PAR / 第43期 / 1996年05月号
五花八门的「女」节
《女节》一系列表演,除了沾带一个「女」字以外,她们对女性议题的看法,其实各有怀抱,心思不同,交集少的可怜。 唯其如此,我们反而可以从这次参与女节的作品,一探台湾活动於剧场的二十至三十岁之间表演工作者,特别是女性们,对这个流行风?的反应(或者无动於衷),以及这股「女性」风潮在舞台上发酵情况。
PAR / 第45期 / 1996年08月号
本土剧场台湾旗 《红旗.白旗.阿罩雾》的?示
剧本扎实是《红旗.白旗.阿罩雾》演出成效的一大功臣。剧中,中土与岛屿文化冲突的母题贯串全剧,处处呼应强势与弱势族群的对立,主题意念充分舒展,相当?得称许。
PAR / 第49期 / 1996年12月号
智慧的丰采 以风格、品味取胜的尼可莱.盖达
盖达一直是备受推崇的抒情男高音,其声誉建立在他曲目与角色的?广和多样性,以及他的语言能力和高雅的品味中,而这些特色都一一再现在他十月十二日国家音乐厅的独唱会上。台风温文尔雅,没有任何夸大的手势和动作,同时知道如何运用他目前的声音状况:因此在恰当的时刻,他总能?给听众一些漂亮又热情的高音,满足他们的要求。
PAR / 第43期 / 1996年05月号
彩色语言花手套、粉红宝蓝萤光绿 属於台湾的当代女性表演?
「似乎暗示创作者急欲摆脱两性性别观,以及对女性的压抑。」一股带著台湾风情的女性表演风潮,正在蕴酿当中。
PAR / 第45期 / 1996年08月号
北国来的「新」音 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
俄罗斯管弦乐团在当晚的节目中排出了半数以上的印象派作品,是否因?他们是苏联解体后,新成立而不受政府干预可以独立自主的乐团,或是指挥有意打破传统的束缚,开拓更广的空间?由他们的演奏中可以找到答案。
PAR / 第49期 / 1996年12月号
繁华落尽之后 观赏《龙女牧羊》
「未成曲调先有情」是对演出意义的肯定,而曲终人散后,要问的是它体现了几分梅派的本质?在「繁华落尽」之后,这出戏?下的是什么?是?淳、还是简单?
PAR / 第45期 / 1996年08月号
席维斯坦的魅力 由国家音乐厅近期演出看指挥功能
席维斯坦偏重於表现音乐的内涵,而非追求技巧上的发挥,在席维斯坦温文儒雅、稳重而成熟的指挥下,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似乎有脱胎换骨之势,若非席维斯坦的功力,难臻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