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53期 / 1997年04月号
新生代的肉音乱弹 1996 同志艺术节
同志艺术节的作品,使我对同志剧场的未来仍充满期待。但这三个「扮装以外」的作品,似乎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这是同志剧场被贴上了扮装标签的后遗症吗?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走味的《死者之书》
舞踏从诞生那一刻,就不可避免地面对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步上了形式化的命运。 《死者之书》是一出将丑陋、暴力「形式化」、「美化」的舞剧。
PAR / 第54期 / 1997年05月号
冷热交炽的《山海经》
习惯用地图看「游记」的观?,如果不能谨记「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恐怕就会迷失在荣念曾的山海经纬里。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往生之路 也谈《死者之书》的生死观
舞踏版的《死者之书》里,有去留取舍间的疑难,或离生非死的暧昧。磨赤儿要秤重平衡的是对尘世的记忆。可惜执念於非甲即乙的选择上,致使格局拘限於字义的夹缝间。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感伤又愉悦的一晚
四支独舞凸显两位成熟艺术家的独特性,能欣赏两位成熟的舞蹈家演出以诚心所创作的动人作品实在是一场难得的双人舞展。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运用符号呈现性别与人 评组合语言舞团「XX」的春天事件
编舞者运用多样的符号呈现她们对性别、人际关系的感受,特殊处理身体舞动的方式不仅增强作品的诉说力,也使当晚的演出的春天事件更加的绕富趣味。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载歌载舞再演戏 评《结婚?结昏!?办桌》
绿光这次的《结婚?结昏!?办桌》,就歌舞剧的角度来看,结构是完整的。歌与舞与戏的「容量」均等,落差不大;但「质地」的落差就稍显悬殊。
PAR / 第57期 / 1997年09月号
金扣子的台北传奇
齐玛曼的演奏技巧毫无窒碍,不但能陶醉在自我建构的音乐世界中,更带领乐迷进入他的世界。
PAR / 第56期 / 1997年08月号
侠魂魅影 谈《记得香港》中的?事性格
小说想像空间极大,任凭读者思绪流转;但限於视听语言的表达,剧场的意象与理解比较具体。 这次全新的体验或许限囿了原著文字的潜在可能,将唯美的文字视觉化,似乎得另寻途径。
PAR / 第57期 / 1997年09月号
落入凡间的精灵
黄海伦虽然依旧娃娃模样,却从曲目中显现出不再局限於过去印象,而试图探索人世间深刻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