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67期 / 1998年07月号
女孩们的闺房游戏
「一九八九初夏的游戏」有少女的轻愁,天?、淘气和活力,但「三十舞蹈剧场」若要走得更久更远,势必得跨越自设的小圈圈。放眼四周,关照姐妹情谊外的人事物了!
PAR / 第66期 / 1998年06月号
两条?平行又交叉的线 评《我和我和他和他》
《我》剧有非常一统的结构,面对以「本我」与「男身」对话?主调的内容,编导选择以正反呼应或左右相对的二分结构。
PAR / 第70期 / 1998年10月号
陷溺在自我论述的海市蜃楼中 评《绿房子》北京编导的矛盾
在讨论《绿房子》时,笔者无意比较中台两地戏剧的差异,而是将该作品视?一种样品,希望从《绿房子》的自我逻辑与矛盾中,寻觅大陆目前的部分文化翦影。
PAR / 第67期 / 1998年07月号
瞬间动力,静止瞬间
全作结构严谨,各项元素扣合紧密,整体节奏渐进,最后终於沈寂。在极小的时空里完成一 精致的小宇宙。
PAR / 第66期 / 1998年06月号
巧合和巧盒 评表坊的《我和我和他和他》
《我》剧从一开始即使用对衬结构(Symmetrical pat-terns)一贯到底。剧情、对话、分景、视觉交叉线、音乐运用、人物,甚至次要角色的安排,皆束缚在前、后呼应,重覆相对、互补的框架之中,镜面分隔的意象(mirroring images),引伸出实、幻之间主、客体的并置,篡升或消长。在现代戏剧创作中,很难再找到比《我》剧更工整,更可被预料的结构。
PAR / 第70期 / 1998年10月号
一块走味腐坏的蛋糕 评《蓝与黑》
对於《蓝》剧严厉的批评,绝对不在指控《蓝》剧的演出?善、或否定「公益」的价?,更不是否定这个社会需要关怀、需要爱的严肃性。 只是想指出:一个粗糙的、完全与现实脱节(所谓的「时空错置」)的演出,不仅对创作者和观?是一种羞辱,对於所试图完成的崇高目的也完全无益。
PAR / 第67期 / 1998年07月号
台湾制中国守财奴
大多数的观?根本不在乎演的 是什么剧,他们在乎的是有没 有笑点。?然观?是以爆笑的 点数评断是否?回票价,剧团 竞相「卖笑」实在不足?奇。 就这一点来看,台湾艺术学院 的《守财奴》坚守笑剧的马其 诺防线,确实难得。
PAR / 第66期 / 1998年06月号
自筑的神话国度 评国光剧团《妈祖》
《妈祖》的创新企图除了「选自本土题材」这一步灵光乍现令人有所期待之外,整体演出风格令人仿如倒退到三军剧队竞赛时代,缺乏新意的剧本与甩不开的包袱注定这出戏无功而退。
PAR / 第67期 / 1998年07月号
不以「六十分」当满分 评《同学会》的歌舞表现
如果绿光剧团的方向与目标只仅归属於戏剧类小品,那么《同学会》称得上精致的小 品;如果非得号称「歌舞剧」的话,那么歌舞表演这部分所 呈现的成绩,却是扣分之处。
PAR / 第67期 / 1998年07月号
无力的成人世界,无力的《同学会》
尽管是忧郁星期一的晚上,尽 管国父纪念馆外细雨霏霏,台 下几乎座无虚席,笑浪此起彼 落,在满场的笑声中,竟微微 浮出一股焦虑:《同学会》说 了这么多,但到底面对(或闪 ?)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