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79期 / 1999年07月号
透过孩子的眼睛来看戏 谈第二届「出将入相-儿童传统戏剧节」的四出剧作
对孩童而言,「传统」根本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所以,在剧作品质的甄选上,应该更严谨审?的筛选把关,透过孩子的眼睛来看戏,不要扼杀小观?们享受「童趣」的权利,但是又需要具有超前的意识,深入浅出地设定主题立意;再者也能巧妙组合各种艺术手段,从传统中蜕变创新,让舞台投射出各种能量。
PAR / 第74期 / 1999年02月号
?假一线间 评《Widow 98――浮城奇书》
这种依附史实(或历史故事)变奏创造的人物与情节,有其创作的方便性与结构的暧昧性,更有时间与空间、游戏与竞赛、?实与虚拟的多重辩证趣味。
PAR / 第72期 / 1998年12月号
拓延白色芭蕾的浪漫美学 「关於芭蕾……浪漫纪事」观后
「新浪漫」是台北芭蕾舞团今年的演出精神与特质,整晚的节目表现虽未臻完美,但在各方面均已成长了许多,尤其舞者的表演是?得肯定的。
PAR / 第73期 / 1999年01月号
延展的双翼 评徐紫樱创作展《海燕》
《海燕》以擅长的平实细腻,展现徐紫樱对舞蹈前辈蔡瑞月的最高推崇与对自我极深的期许。却因缘际会地离开了与蔡瑞月渊源深刻的中华舞蹈社到皇冠小剧场演出,在舞蹈的表现上反而获得释放,情感得以纯粹的形式呈现,不受?事情节的牵绊。
PAR / 第74期 / 1999年02月号
拒绝诠释的暧昧温柔
我们终究还是无法?正穿透《春季》的暧昧与沉默,无法?确地贴近创作者的意识与直觉,在戏剧动作与现实情境之间建立起?确的联系,而只能接受创作者温柔的拒绝(诠释),让自己的意识像演出的投影萤幕一样,任他将一幅幅的画面、一段段的声音贴上或撕落。
PAR / 第73期 / 1999年01月号
破除「修身齐家」的千年魔咒
在本地剧场充斥著关於情爱、身体、历史的「大」论述的情况下,《黑》剧与《也》剧虽不足以挽回「家庭」这个命题被八点档肥?剧滥用糟蹋的情势,但或许可以提醒剧场创作者与观?「以小见大」的可能。
PAR / 第76期 / 1999年04月号
如果演奏无法在一起…… 评茱莉亚弦乐四重奏音乐会
欣赏弦乐四重奏时,绝对不能只听单一的旋律或声部,而必须考虑整体,否则将无法听到音乐的全貌。一个理想弦乐四重奏的演奏应该是大家一起都「同意」以某种方式来进行,然而茱莉亚弦乐四重奏这次的演出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PAR / 第75期 / 1999年03月号
虚拟绯闻与美学距离 《谁家老婆上错床?》观后感
库尼取材於政治意味特浓的绯闻,未必有所影射,重要的是有卖点。然而,如果没有圆熟的编剧技巧,卖点不可能成?卖场。活用传统浪漫喜剧诸元素就是库尼展现的编剧技巧。
PAR / 第79期 / 1999年07月号
罗曼菲的骚动
《骚动的灵魂》呈现出的精致性特质,可证明艺术家们同步成长是重要的,缺一环则很难成?一件好作品。
PAR / 第73期 / 1999年01月号
给我更辣,其余免谈
当观?(不管来自剧场或pub的常客)走进这个混合著相声、脱口秀、餐厅秀、live演唱的表演空间时,其实是带著更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