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99期 / 2001年03月号

意念与呈现的落差 评南风剧团《甜美生活》

编导企图在剧中表达对爱情的想像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却让人看见了他对剧场美学与形式表现的想像与实际呈现之间的落差。

PAR / 第99期 / 2001年03月号

拼图花园 评组合语言舞团《生命花园》

这些元素在每段舞蹈里营造出的视觉效果或者编舞者试图表达的诗意,不过,对欣赏者而言,像是编舞者丢出了一片片舞台图像,让人自行拼贴或串连。

PAR / 第102期 / 2001年06月号

来去一场仪式之间 评英国聚狂现代剧场《疯狂挽歌》

《挽歌》的故事是一场典型的「仪式过程」:由一场危机(吉米的死亡)开?,导致了隐忍的冲突(参加葬礼的四名死党彼此之间的微妙心理关系),在透过强调共享的仪式化手段之后(喝酒、唱歌、形式化的语言与行动等等),关系(有意义或无意义的)继续维持,秩序(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得以重建。

PAR / 第99期 / 2001年03月号

冷漠浇熄冰原之火 评陈慕融的西贝流士《小提琴协奏曲》

笔者对陈慕融一直保持梦幻的完美印象,然而当天在国家音乐厅的演出,技术、诠释、台风各方面无一及格,甚至表现出心不在焉的轻忽态度,让有心观?无法接受;以陈慕融这样等级的独奏家来说,也有负夏汉(Gil Shaham)当年所说「Robert Chen与我同等级」的美言。

PAR / 第99期 / 2001年03月号

正餐与点心的错乱 看《卧虎藏龙》与《门》

结合多种媒体完成的音乐剧场作品中,音乐必须是主体,当以写作音乐为出身的作曲家放弃他的媒体主导地位之时,就会落入《门》不上不下的困境。

PAR / 第101期 / 2001年05月号

色呈缤纷!花落何方? 评河洛歌子戏团《彼岸花》

《彼岸花》的爱情背后,既要背负《罗密欧与茱丽叶》情节结构的压力,又要背负探讨「漳泉械斗」的使命感,最后还要归向「心灵重生、人间没有净土」的超脱思想,使得「彼岸」花色颜色纷呈,究竟「彼岸」要开出一?什么样的花?诉求什么样的主题?

PAR / 第101期 / 2001年05月号

攀越山头后又见风景 评明华园的《乘愿再来》

长久以来,有些专家学者以明华园擅长於舞台技术,将之归类为「金光戏」。坚持「一桌二椅」的歌仔戏,必将遭时代淘汰;其实无论是传统戏、金光戏,只要好看都是好戏。虽然《乘愿再来》有其剧情不合理、前后风格不一、台语「离离落落」的缺点,但整体而言,仍算是令人感动、趣味十足的制作。

PAR / 第103期 / 2001年07月号

见其美,不见其感伤 评胡?云钢琴独奏会

她能细腻地连结乐句之间的圆滑和延伸的空间感,并且把舒曼的双重性格「佛罗伦斯坦」(Floranstan,热情、大胆、直接)与「伊索比乌丝」(Eusebius,细腻、多愁善感)之特质,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PAR / 第98期 / 2001年02月号

风姿绰约的无伴奏 评何君恒的中提琴演奏

国?少有演奏家会选择整场无伴奏的作品作为音乐会曲目,音乐的深度与难度更是一般演奏家不愿轻易尝试的,何君恒这次对於音乐会的思索,实在?得国?习乐者借镜。

PAR / 第103期 / 2001年07月号

充满理性思维的浪漫声响 评陈宏宽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两手以单音平行八度於d小调中进行,陈宏宽在音与音之间赋予许多推升的力量,使乐句能呈现更完整的凝聚力,这与乐团所表现较舒适的感觉有些出入;幸好经验丰富的指挥及时加以调和,使冲突化解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