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100期 / 2001年04月号
潇洒自信,朝气蓬勃 评广州芭蕾舞团首次访台
创立於一九九三年的广芭没有包袱,从充满企图心的舞码,和年轻、富朝气的舞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青年舞团所散发出来的精力和勇气。
PAR / 第98期 / 2001年02月号
伞架下有狂想?
这次舞展理当能看到即将代表台湾新一代编舞群的创作成果,但大部分舞作只是自得其乐、或自我发泄式的呈现,既没有大胆的演出,更缺乏创造性。这是危险的停滞,创作者如何面对挑战,已成了当务之急。
PAR / 第103期 / 2001年07月号
媒体.剧场:「再现」的思辩与迷恋 评Zodiac
Zodiac旺盛的实验企图,尤其明显地表现在它对剧场与媒体再现功能的辩证上:它既深刻地思考又热切地迷恋两种媒介的再现企图,它既可以让剧场与媒体互相辩证又可以让它们狼狈为奸。
PAR / 第95期 / 2000年11月号
在山水之间,在桃源之境 在台北听海洋四重奏
若说这次海洋四重奏整体的演出是非常成功的,那么凯特尔的功劳实是要占另一大部分。他的演奏时而恬静的?村风格,时而又冷凝如冰雪天地里的滴露,晶莹而透明;更重要的是,凯特尔总是适时地知道,在衬托其他团员时收敛表现,该自己独当一面时,更不会有任何迟疑地倾神投入。
PAR / 第101期 / 2001年05月号
指尖下的诗意 安宁钢琴独奏会
由於他是一位抒情钢琴家,而能够将柔美、细致的音乐藉由漂亮的音色与诗人般的气质作最细腻的表达,这正是萧邦音乐中最独特的韵味。
PAR / 第103期 / 2001年07月号
剧场,罐装人间幸福的条件 评绿光剧团《人间条件》
《人间条件》提供了另一种「好看」的戏剧模式,这是长期浸淫在电影电视广播及广告媒体的吴念真,用不同於剧场思维的创作结果。於是剧场成为创造人间幸福的场所,「千万要坚强」也成为一种现实不如意时苦中作乐的呼唤与叮咛。
PAR / 第101期 / 2001年05月号
生命的思索与低吟 评吕绍嘉与柏林爱乐大提琴首席邝特
在第三乐章狂乱的死神之舞乐段后,大提琴在类似加护病房滴滴答答机器声的陪伴下,似自我对谈般地将乐曲静静地引向无垠的天际。
PAR / 第98期 / 2001年02月号
小品的试炼
相较於十五年前,现在小剧场舞蹈的制作能力大幅提升,反映台湾剧场整体设计人才比过去多了许多,不过重要的应该是这些元素和作品主题发生的关系如何?是不是和舞蹈本身产生了有机的共鸣,并协助舞蹈传达原始的创作意念?
PAR / 第95期 / 2000年11月号
没有对焦的贝多芬「独白」 从陈必先的缺憾说起
陈必先的演奏有著太多弹性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从音乐声中,明白了解这是一位看重音色美感,更在意乐句表情的演奏家。这种演奏风格弹奏起浪漫乐派作品自有引人入胜之处;但是拿来用在古典乐派的协奏曲上,却会显得相当地不自然。
PAR / 第95期 / 2000年11月号
宛如珍珠般一颗颗串起 评陈必先的演奏与其他
陈必先几乎只在独奏的乐段做弹性速度的变化与表情,只要是与乐团同时演奏的乐段,她?不主导音乐的方向性与表情,完全由乐团发挥。这是很特别的诠释,所以整个乐章让人觉得非常地完整,没有任何切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