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评论

PAR / 第36期 / 1995年10月号

寻找一种音乐剧的新形式 看《西哈诺》的几个角度

《西哈诺》使剧场艺术向音乐剧迈出了一大步,而其触及到的许多问题――如音乐风格除了模仿百老汇外,有无其他可能?场景除了西洋歌剧的华丽风貌,有无其他做法?中文如何与音乐配合?音乐剧的剧场需要那些技术?演员如何加强培训?――都?得我们回顾一一探讨。

PAR / 第36期 / 1995年10月号

不是乐评,也是乐评! 从「关乃忠、闵惠芬与市国之星」谈起

九月四日这场颇有「老凤领新雏」意味的「关乃忠、闵惠芬与市国之星」演奏会,主办单位的立意虽佳,也动用了一定的资源,但成效却极?有限,其关键处也就在於主办单位对音乐会的设计始终无法?正就一场演出的艺术层次、演出层次、及接受层面上详加思考所致,而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於音乐界的问题。

PAR / 第36期 / 1995年10月号

从舞观人性 观赏《禁忌.禁忌》芭蕾演出

台北室内芭蕾今年年度公演同时展现旅德舞蹈家余能盛及国内新生代舞者蒋秋娥的作品,风格迥异,内容则环绕人世间的情欲。

PAR / 第30期 / 1995年04月号

革命尚未成功 川剧《潘金莲》

号称辛辣猛烈的四川潘金莲,一方面背负著过於沈重的传统包袱,一方面又没来由的横冲直撞,最后只给人一种血肉模糊的印象。魏明伦的翻案文章,或因他主观认知(复杂细微的人性刻划),或因客观环境的限制(激进的女权思想尚未萌芽),可以说只翻了一半。

PAR / 第32期 / 1995年06月号

自由的理想主义者 模斯.康宁汉舞团来台演出

五?年代被称?「荒谬舞者」的康宁汉,在今日的舞坛上已不具有荒谬的特质,他以行动证实了舞蹈创作可由观念的设定做?创作的出发点。他所掀起的创新热潮深远地影响著每位当代的舞者。

PAR / 第32期 / 1995年06月号

永远的纯粹主义者 康宁汉舞团的艺术理念

不少人将模斯.康宁汉归?后现代的舞蹈家,这是相当简便的一种分类法。其实康宁汉在创作本质的精神上,他从来都属於现代的纯粹主义者。后现代艺术家於他而言,显然欠缺了审?和执著的原则。

PAR / 第32期 / 1995年06月号

一场解析不?的演出 《高解像爵士音乐舞》的解读

爵士舞是一种热力奔放的舞蹈形式。不过在编舞者冯念慈搭配Ornette Coleman快速飞转音乐的重新诠释之下,不仅观?被混淆,连舞者(包括编舞者)也似乎无法精确地掌握。

PAR / 第32期 / 1995年06月号

夜总会式的歌舞表演 《高解像爵士音乐舞》的观感

在国内现代舞团中,最具现代感、最富娱乐性与实验性的,首推舞蹈空间舞团。今年该舞团在第二届皇冠艺术节里由冯念慈所编作的《高解像爵士音乐舞》则是典型的倾向娱乐性,企图将芭蕾、现代、拉丁、踢踏等各类各式的舞透过绵延的爵士乐重组并爵士化。

PAR / 第32期 / 1995年06月号

实验性十足的创作 《孕味十足》的联想

《孕味十足》是一场实验性极强的演出,两位主要的编舞者可说尽全力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包括编舞的技巧、动作的种类、声音的运用,舞者的性别与定位等等,只是这种多焦式的实验可能给观赏者带来适应上的困难,但无论如何,舞者与编舞者的努力与成绩是?得喝采的。

PAR / 第28期 / 1995年02月号

悬丝傀儡 《潘金莲》翻不出男性编剧之手

无论是「上昆」的传统潘金莲或「复兴」的新编潘金莲,编剧者无意间其实都表达了一个事实:世间所谓的「红杏出墙」或「不伦之恋」,其后果全由女性承担。承受闲言闲语的是她,下手鸩毒的也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