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追踪

PAR / 第284期 / 2016年08月号

为变动中的社会 找到新的叙事 访柏林高尔基剧院艺术总监彦斯.希列

马克西姆.高尔基剧院是柏林公立剧院中最小而美的一个,但在联合艺术总监雪敏.朗侯夫与彦斯.希列的经营下,因为创作上著力於反映现实,关注并揭露种种社会问题,两人接任迄今不到四年,成果备受肯定。艺术总监彦斯.希列说:「一座市立剧场的任务,是去处理自己城市的现实和本质。……剧场是社会自我投射的公共空间,政治的关联性因此比过去还重要。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谁?这些是我们一再问的问题。」

PAR / 第284期 / 2016年08月号

热闹不输亚维侬 大师川流的戏剧小城 罗马尼亚「2016锡比乌国际剧场艺术节」

位於罗马尼亚中部的锡比乌,是人口只有十七万的小城,但却自一九九四年起举办「锡比乌国际剧场艺术节」,年年招待来自各国的剧场艺术家与观众,更在二○○七年成为罗马尼亚第一个获选为「欧洲文化之都」的地点,其蓬勃成功的艺术节居功厥伟。今年的活动在六月中旬举行,包括德国导演欧斯特麦耶、瑞士导演玛塔勒、好莱坞影星兼导演提姆.罗宾斯、比利时导演卢克.帕西瓦尔皆来共襄盛举。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号

专访比利时资深表演艺术策展人 弗莉雅.蕾森 我们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曾发掘过重要艺术家如舞蹈家威廉.佛塞、剧场导演卡斯铁路奇、编舞家布拉德勒的弗莉雅.蕾森,是比利时资深艺术节总监及策展人,六月初应邀来台担任第十四届台新艺术奖的国际决选评审,本刊趁此机会进行专访。在访谈中,她表示,身为艺术总监或策展人,重要的是「要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艺术家。」「要尽一切可能让艺术家被看见,让艺术家和观众相遇,在观众身上下功夫。」

PAR / 第283期 / 2016年07月号

筚路蓝缕为艺术家铺路,未来铺向何方? 国艺会「廿周年回顾与前瞻论坛」侧记

以补助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文化资产、视听媒体艺术及艺文环境与发展等面相的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成立迄今已经廿年了,正逢成年大礼,也是检视其过往成绩、思索未来可能的关键时刻。日前透过举办「廿周年回顾与前瞻论坛」,邀请多位艺术领域的学者、创作者共聚一堂,交流对国艺会的观察与期许,关注这个以「臂距原则」创立、以六十亿孳息扶育台湾艺术文化的重要组织,如何迎向下一个廿年。

PAR / 第282期 / 2016年06月号

学音乐,可以做更多! 音乐科系多元规划 接轨社会不用怕

开拓学生视野、解决就业问题,让学生知道除了演奏、教学之外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是近年来许多大学音乐科系纷纷著重的重点。多所大学音乐科系纳入流行音乐、爵士乐课程,课程规划更拓及音乐相关产业种种环节,甚至结合产业界提供实习实作机会,让音乐学子能够顺利提早与社会接轨,学用得以衔接,以丰富音乐学养开拓自己未来。

PAR / 第282期 / 2016年06月号

编舞家马兹.艾克获殊荣 欧洲剧场激荡互见 侧记第十五届「欧洲剧场奖」

第十五届的「欧洲剧场奖」於四月中在罗马尼亚的克拉约瓦举行,这次的得主是瑞典资深编舞家马兹.艾克,除了颁奖与得奖者的作品呈现,主办单位也规划有研讨会让相关的艺术工作者进行深度分析与对话。另也颁发「剧场实界奖」赞扬艺术家的新颖性格与原创能力,本届获奖的导演有匈牙利的菲科.丹楚B德国的安德烈.克里根堡和法国的乔埃.波默拉等。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号

岂止是权益之争? 关於台中国家歌剧院争议

三月十六日三位台中立委与文化部、台中国家歌剧院营运小组与台中市政府协调回馈地方方案的内容,引发不少争议,更激起许多文化界的讨论。著眼点从票价优惠谁买单到表演艺术营运专业的不保,让多位文化界领袖级人物也跳出来表达意见,这次的争议,突显台湾社会,尤其是不少地方政府,针对文化力培植、艺术推广、场馆经营等,概念上仍处草莽阶段,距成熟之路还有一段距离。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号

谁的城市? 谁的舞蹈博物馆? 从一场编舞家与策展人的对谈说起

舞蹈的遗产是什么?表演怎么收藏?舞蹈怎么展示?三月下旬,法国雷恩国立编舞中心艺术总监、编舞家波赫士.夏玛兹首度访台,带著在其「舞蹈博物馆」创作概念下产生的《吃》在台北市立美术馆演出,并与二○一六台北双年展策展人柯琳.狄瑟涵进行对谈。透过对谈,两人讨论舞蹈於博物馆等公共空间体制的意义,身体如何刺激观者思考空间的公共性,「舞蹈博物馆」如何「收藏」舞蹈……

PAR / 第280期 / 2016年04月号

让泳池变舞池 让艺术在社区萌芽 台北试演场开门 「希望舞池」演出与社区互动

自三月开始营运的「台北试演场」,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筹备处主任王孟超的策划下,不仅活用了闲置空间,也让台北终於有了可以将舞台布景等比例搭建试演的排练场。除了硬体,他更期待以此为据点,与社区展开互动。开幕当天,王孟超规画了「希望舞池」的演出,由资深舞者暨编舞家吴义芳带领四位年轻编舞家杨乃璇、董怡芬、余彦芳、陈彦斌,让泳池变舞池,观者舞者一同敞泳。

PAR / 第279期 / 2016年03月号

信?不信?这是个问题 莎剧作者身分之谜

由电影导演罗兰.艾默瑞奇於二○一一年推出的《莎士比亚的秘密》一片,因剧情设定为那些伟大的「莎剧」其实都不是莎士比亚本人所写,作者其实另有其人,不论故事是虚是实,都引起现实「莎学」界的紧张,也把正统派与怀疑派的长年争论搬上台面,原来长期以来有不少人质疑莎剧作者的身分,其中还包含了名作家狄更斯、马克.吐温等,但这方面的声音一直被压抑。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亚」写了「莎剧」,To be-lieve, or not be-lieve. That is the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