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专题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谁的城市?谁的政治? 在柏林与澳门的《遥感》经验

在不同的城市因地创作的《遥感城市系列》,说出了多少在地的文化、社会氛围,与空间的政治性?本文作者亲身参与了同系列制作在柏林城中区与澳门的演出,与在香港的工作坊实作体验,更可见其中差异,并引发思考。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专访《遥感系列》导演 史蒂芬.凯吉 给你一场与演算法同步的虚实旅程

当你戴上耳机,听从其中传来的语音指示,在城市中开始移动,你就进入了导演史蒂芬.凯吉(Stefan Kaegi)一手设计的剧场实验《遥感城市》。凯吉表示:「最棒的剧场是我能够带领他人到一个地方,并且告诉他们:『看啊!那儿是最有趣的、最值得一看的真实生活面向!』」但他也说:「我想指给他们看这些地方,让他们听那些声音,我并没有什么寓意要传递。参与者应该自己来体验,这当中自然就有东西,是他们可以带回去的。」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进剧场.转大人

台北儿艺节节目总监王诗尹说:「表演艺术活动是有社会责任的。」这意谓著每位孩童应该都要有相同的机会,去接触艺术资源。陈昭香与郭春美都说:「从小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都是歌仔戏。」耳濡目染,是他们在戏班里的成长故事。这中间,还有九天的成年人们,他们正在学习,希望再次表达年少阶段,那许多未曾被听见的声音。 剧场或许可以不只是嘻嘻笑笑、哭哭闹闹、聊表慰藉、体现反思之处,也可以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地方。在剧场里,有人长成了戏台巨星、有人学会了欣赏懂得聆听,也有人重新回顾过去,继续长大、迈进。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二代、科班、铁粉 扮戏登台展青春 高雄少年歌子培育计画

作为全台湾拥有最多立案歌仔戏团的城市,高雄市文化局为培植舞台新血,推出「少年歌子培育计画」,招募各家族戏团团员、科班出身学生及歌仔戏粉丝,在八个月课程训练后呈现《灵界少年侦察组》,担纲此剧主角的正是南部天王小生陈昭香与郭春美的两位女儿——吴奕萱与孙凯琳,她们谈起学戏历程与心境转折,对照妈妈的成长历程,更有一番承担与长大的体悟。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发出自己的声音 成为自己的样子 九天民俗技艺团 X 阮剧团《禁区》

平素以肢体锻炼展现舞台上的激昂澎湃,九天民俗技艺团的成员首度转换表演形式,将演出首部小剧场制作《禁区》,他们与阮剧团合作,以二○一六年汪兆谦、许正平於「纪录剧场工作坊」发表的剧本《禁止使用》出发,结合九天团员自身成长记忆,要窥探每个人长大过程中被封印、禁止、贴上标签,从此黑暗无光的记忆。从横冲直撞的阵头表演,到细腻的内心独白,如何让这群人的生命透过自己,能被完整述说,是演员、导演、编剧的共同挑战。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与孩子一同茁壮 让彼此学习成长 迈入第十八届的台北儿童艺术节

总在七月盛夏与孩子同欢的台北儿童艺术节,竟也迈入第十八届了!孩子会长大,儿艺节也默默成长蜕变,期待让各年龄层参与者能藉此以童趣之心、玩转艺术。除透过免费与社区演出,让更多人接触剧场,儿艺节也希望能为苦闷的青少年做些什么,於是引进相关节目,如今年有动手映像剧团《露拉,出走中》与辛巴威伊亚萨剧团与奥地利彩色狂想剧场合制的《快乐农庄》,为青少年带来多彩的剧场体验。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种出来的生活 织出来的路 瓦旦.督喜与TAI团员的一天

这群青年以工寮作为基地,唱歌、踏步、生活在一起,这是瓦旦.督喜与伙伴的梦想。在市区边缘处,用脚步踏出自己的山与海;用耕种、织布活出传统;再用创作、行动反思原民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这一切都在花莲丰村22-23号,市区边缘工寮,持续充满能量地编织、生长著。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寻探传统 照见未来 关於《寻,山里的祖居所》

近年累积出六十六种脚谱的TAI身体剧场,在透过创作与田野反思当代原民处境,及原民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的路上,在新作《寻,山里的祖居所》中首度与异文化背景的创作者合作。法国作曲家暨剧场导演罗兰.奥泽与TAI一同走上太鲁阁的大礼部落,找到双方的共鸣,打造出的舞作透过太鲁阁族歌谣及该族服饰常见的黑、白、红色彩,乘载当代与传统不同层次的意义。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敲响世界 一击必胜

身在台湾,我们很喜欢用「与世界同步」作为对自己的期待,但是否想过有一天,台湾也成为世界的骄傲? 国际打击乐节(TIPC)成立初衷,仅是希望让国人看到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演出方式,也让国际乐团了解台湾的打击乐。曾几何时,它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各国注目的打击乐节。三年一度的活动如今已迈入第九届,历经廿四年磨练,乐团不但循往例请来顶尖乐团齐聚此地,更在酝酿多时后,宣布举办第一届击乐大赛。 若说打击乐节是「全球打击乐发展现况的缩影」,那么大赛就是击乐新秀的摇篮。在这「轰轰烈烈」的五月,让我们先了解世界击乐现况、聆听大赛规则,再对照著本刊的介绍勾选喜爱的节目。当然,别忘了为参赛者加油,愿他们敲响世界,一击必胜!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从最原始到最创新 音乐世界新宠儿 世界打击乐的发展历程与现况

人类很早就会运用身体或物品拍打发声,藉以传递讯号,打击乐器无疑是除了人声之外最早的乐器。虽然打击乐器在西洋音乐史的发展起步甚晚,但从十九世纪末至今,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不只在乐器构造、音色有大幅的改良外,演奏技巧的提升、新乐器音色的开发,都让打击乐变成创作者的新宠儿。踏入廿一世纪,包含表演形式的开发创新,都让打击乐的能量持续迸发、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