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新加坡剧场演员暨编导钟达成 从业余到专业 不退却的剧场热情
看过王嘉明新戏《血与玫瑰乐队》的观众,相信对剧中那个个子娇小、多语流利,还发名片自我介绍的「理查三世」印象深刻——他就是钟达成,来自新加坡的演员、编剧暨导演。从非科班爱表演的业余素人,到成为十指帮的专职艺术家,钟达成看著新加坡的剧场发展,秉持著爱戏的热情一路走来。这个月他将带来独角戏《根》,演出他的寻根历程。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迈向专业与精进之路 新加坡舞蹈时况
在新加坡,主流舞蹈不只包括芭蕾及当代舞蹈,也包含了新加坡社会主要的三种族裔的民族舞蹈。本文介绍了过去这几年经历了转折点的舞团,如时代舞蹈剧场、新典现代舞蹈团、新加坡华族舞蹈剧场、约翰.宓德舞团和曾受邀来台於「关渡艺术节」表演的舞人舞团。这些舞团从非专业,或半专业转型至专业舞团,在推动新加坡当代舞蹈艺术的路上,持续前进与精进。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新加坡舞人舞团艺术总监郭瑞文 舞蹈,让我跟著心走「不同的路」
生於马来西亚的编舞家郭瑞文,却是在新加坡开启自己的舞蹈之路——从参加新加坡人民协会舞蹈团、新加坡舞蹈剧场,远赴重洋参加西班牙国家舞蹈团,成为该团首位亚洲男舞者,到回返新加坡创立「舞人舞团」——一路的寻索,郭瑞文说:「不是舞蹈的内容,而是舞蹈的态度、对生活的选择影响我。我这时才知道,原来可以跟著自己的内心走,可以做别人不认同的事情。」
PAR / 第294期 / 2017年06月号
等待一个触底反弹的契机 访新加坡艺术节总监王景生
拥有许多国际演出与跨文化制作经验的王景生,对家乡新加坡的表演艺术发展,有著爱深责切的情感。不讳言在政治与社会环境的限制下,新加坡艺术家面对严峻的挑战,而在多种族的国度,他认为:「创作的关键不再是族群、语言,而是公民意识。一旦我们具备相同理念的公民意识,我们就有了共通的语言。」他表示,现今艺术创作代表了「抵抗」的精神,「要是政府对我们的控制逐渐紧缩,艺术家就能产生更强烈的抵抗,绝境逢生。非得如此不可。」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NSO 带著「台湾」去欧洲
一百廿余人, 跨越六、七个小时的时差, 飞行欧陆六趟、跨越欧亚两次, 五个国家、六个音乐厅…… 他们无视时差与身体的疲累, 演出、打包、旅行、再演出…… 以《台湾》交响曲作为介绍自己的名片, 再以经典作品展现实力。 面对西洋古典音乐发祥地,他们无所畏惧, 为了让欧洲看到台湾, NSO带著「台湾」,出发到欧洲去!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给NSO的一封信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孕育音乐家的摇篮 布鲁塞尔亨利.拉宝芙音乐厅
NSO二次欧巡的第一站,就是欧盟所在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演出地点在国际乐坛上可说非常具代表性,就是每四年一次的「伊利莎白女王音乐大赛」的赛场之一——「宝萨艺术中心」中的「亨利.拉宝芙音乐厅」,曾经诞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奏家,包括这次随NSO欧巡演出的小提琴家陈锐。此厅的声响效果号称是全球前几名,此外还有两大亮点不可错过——有著新艺术风格的管风琴,还有高雅气派的皇室包厢。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探访布鲁塞尔 举足轻重的「小城」 音乐艺术之都
布鲁塞尔不但是比利时的首都,也是欧盟的总部所在,除了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它也是一个美丽的艺术之都,尤其是在音乐领域,除了闻名世界的伊莉莎白女王国际音乐大赛,还有在欧洲乐坛举足轻重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与收藏丰富、颇具特色的乐器博物馆。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见证波兰的一页历史 华沙爱乐厅
首度造访波兰,NSO的演出地点居然就是知名的萧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场地——华沙爱乐厅!这个音乐盛事的殿堂,与两位知名的波兰音乐家关系匪浅,其一当然是「钢琴诗人」萧邦,另一位则是波兰的「音乐外交家」帕德瑞夫斯基。原建於十九、廿世纪之交的华沙爱乐厅,在二战中毁於战火,到一九五五年才重建启幕,新建筑以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风格呈现,是波兰目前唯一国家级的音乐厅。
PAR / 第293期 / 2017年05月号
探访华沙 珍爱钢琴诗人 处处遇见萧邦
说起波兰,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人物可能就是萧邦,这位爱国爱乡的浪漫钢琴诗人,生前无法返乡的他,也坚持要在身后将心脏送回故乡埋葬。到了华沙,总是想让人探寻萧邦的足迹,从埋葬他心脏的圣十字教堂、他曾经就读的学校、竖立著他的巨大雕像的「瓦津基公园」、萧邦博物馆……你会发现,这充满艺术气息的华沙,无处不是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