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贴近当下 他们与艺术一起前进 认识五位泰国当代表演艺术家
本文介绍的五位表演艺术工作者——Pradit Prasartthong、Nikorn Saetang、Phongsathorn Sutham、Santi Udomsri与Daraka Wongsiri,他们或以现代剧场创作为生涯职志,或原本出身传统领域但也跨入当代音乐演出,艺术之路皆贴近当下,不管是推展传统音乐的当代可能,或是编创演出针砭政治社会的作品,当代泰国表演艺术因而绽放出多元丰沛的能量……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泰国编舞家皮歇.克朗淳 打开传统这本书 让观众知道其中没有秘密
曾经来台演出《泰国制造》、《我是恶魔》等舞作的皮歇.克朗淳,应该是台湾舞迷最熟悉的泰国编舞家了。身为泰国传统箜舞舞者,克朗淳却投入当代舞蹈创作,不仅成立了泰国第一个当代舞团,更建造了属於舞团的独立表演空间「象剧场」。将在八月三度访台演出《灵薄域》,此作挑战了泰国人对死亡的恐惧,从传统跨越到当代的克朗淳,他说他想做的是「把(传统)这本书打开,告诉观众,这里没有任何秘密,这里面都是知识,人们拥有这本书,请用一种新的观点来看这些内容。」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地狱、炼狱与天堂 浦契尼的歌剧
义大利作曲家浦契尼是个情绪渲染的高手,他的题材来源常非文学、传说,而是发生在街头巷尾间的小情小爱。然而正因为这近似社会案件的故事贴近市井小民的生活,加上管弦乐的推波助澜,总能在短时间内触动观众情绪的开关,忍不住潸然泪下。 都说人生宛如一场戏,台上的故事怎么演,台下就会怎么发生,歌剧当然也不例外。但这次,浦契尼却依照但丁《神曲》三段式结构〈地狱〉、〈炼狱〉和〈天堂〉转化成三部短歌剧的架构。从悲惨的真实、神圣的净化到滑稽的喜剧,暗示著人生由黑暗层层上升到光明的概念,也趁机将数个风格迥异的创作铺展在观众眼前。 在NSO《三部曲》在台湾上演之前,不妨跟著本刊一探浦契尼的歌剧路、由作品探究廿世纪初的剧场美学,熟读三个精心安排的故事,再看看导演怎么说、怎么演。在揭幕之前,我们已做好了准备……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从独幕剧到《三部曲》 看浦契尼的歌剧路
虽然在宋舟钮公司举办的独幕剧歌剧比赛中败阵,但浦契尼在老师的荐进之下,获得当时大音乐出版商黎柯笛的赏识,展开日后的歌剧创作之路。在参加独幕剧比赛落选卅年后,浦契尼再度尝试写独幕剧。此时已功成名就的他,并不耽溺在既有成就里,关注著当代同侪剧场创作走向,发展出新的构想,逐步地完成了《三部曲》。《三部曲》结合三部独立的独幕剧为一歌剧,自不同於当年独幕剧大赛的单纯诉求,在在反映出作曲家脑中的歌剧省思。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新世纪潮流中另辟新局 三部合一的整体理念 浦契尼的《三部曲》与廿世纪初的剧场美学
在十九世纪末的「剧场革命」后,传统的、可被称为「和角色有单层面认同」的叙述方式被排除;大量的技巧应运而生,以开展剧场想像天地,完成一个有距离的叙述方式。而浦契尼将三部在色彩和剧情进行诉求均完全不同的短歌剧,合成一个较高的整体,不仅和作曲家个人的生命过程有关,亦反映了上述所说廿世纪初欧洲歌剧的美学条件。浦契尼的《三部曲》拥有一个戏剧质素的内在整体性,切割任何一个个别部分都会伤害作品。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歌乐与故事 铺陈哀乐人间 浦契尼「三部曲」剧情概述与音乐介绍
三段人间故事,构织一晚丰富的歌剧演出,浦契尼的三部曲,到底演了哪些人的故事,唱了哪些美妙的音乐?入场之前,让我们说给各位听……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NSO歌剧《三部曲》导演 罗宾森 我的更动,是为了让观众更了解这部作品
NSO本乐季压轴歌剧——浦契尼《三部曲》,即将在七月演出,特邀现任圣路易歌剧院艺术总监的詹姆斯.罗宾森担任导演,执导他於二○○二年应纽约市立歌剧院之开季演出的版本。罗宾森说:「要执导浦契尼的歌剧,必须要先了解他想说什么,并让这些想法自然地舒展出来。」他强调自己:「不特别追求让观众困惑,所以即使我更动了作品的时空背景,都是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作品。」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浦契尼最佳诠释者 再演浦契尼 一晚演出完整《三部曲》 为NSO 30画下完美句点
继《修女安洁丽卡》、《蝴蝶夫人》之后,NSO再度挑战浦契尼的歌剧,并由有「浦契尼歌剧最佳诠释者」封号的音乐总监吕绍嘉指挥,令乐迷兴奋期待!这次推出的《三部曲》,NSO特地邀请台湾旅义戏剧女高音左涵瀛、韩国青壮世代首屈一指的男中音孔炳宇、旅义女高音李佳蓉,及国内重要声乐家们共襄盛举,一同演绎浦契尼独特的歌剧魅力。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表里泰国(上) 表.外国人眼中的微笑之国
泰国人都爱微笑? 朱拉隆功大学戏剧系系主任Pawit MAHASARINAND笑著说:爱微笑的泰国人微笑时,代表三件事:我同意你、我不同意你、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曼谷很现代化? 录像艺术家许家维说:曼谷有厉害的观光设施、百货公司,但与当地脱节。 观光客看的剧场跟泰国人看的剧场有什么不一样? 曼谷当地艺术工作者说:我从来没有看过观光剧场…… 对外来者而言,泰国有著极开放、包容的姿态,而泰国人的天使之城曼谷,因国际热点的地理优势,作为东南亚旅游第一线城市,具备了过度齐全的各类型观光设施与活动,在表演艺术方面,则为观光剧场。 但此些以面向观光客为目标的剧场演出,并不足以呈现泰国的全景,因此本刊将以「表」、「里」为形式,於本期首先介绍「表.泰国」,速写当前曼谷知名的观光剧场「表相」,并透过四位曾与泰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台湾艺术家——许家维、陈武康、吴文翠、蔡蕙之眼,分享其泰国经验,并於下期八月号正式揭开泰国面纱,呈现「里.泰国」,期能一窥泰国人的泰国表演艺术时况。
PAR / 第295期 / 2017年07月号
泰国旅游,你「看」到什么? 包容多元的微笑大国 奇幻缤纷的观光表演
泰国,高居国人东南亚旅游人数首位,多元、包容、欢迎外来者,让泰国文化丰富缤纷,擅於从他国撷取文化元素,重新赋予「泰式」独特的五味杂陈,也予外来者「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发生」的期待心理。国外旅客经常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包含了观光剧场表演,透过这些演出,旅客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