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中国编舞家暨纪录片创作者 文慧 阅读身体历史 创造舞蹈未来

从第一个作品《100个动词》开始,编舞家文慧一直对「探索人」抱持极大的热情,她邀请素人一起跳舞,更在十年前展开身体记忆计画,尝试把个人的身体记忆、社会历史、当下生活等互相碰撞,再拍成纪录片。回顾文慧的创作,都是一步步探索历史与人的烙印关系,那「未来」呢?「如果以创作来说,我更愿意去看、去探视历史,让历史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摆荡在「现代」和「当代」之间 一九八九年迄今的中国当代舞蹈发展

「中国当代舞」这一词,可以有两个阅读方法:一是指在西方「现代舞」技术框架中,注入中国生活内容;二是以当代中国身体感觉为原材料而建立的舞蹈语汇。有舞蹈历史研究者认为,中国现代舞始於一九三○年代的吴晓邦,也有人认为是一九九二年成立的「广东现代舞团」。不同的倡议正好例证了所谓「当代」:关乎它相对於哪一个历史时段,形式如何被理解,有没有嵌入体制的意图等等。本文则以独立舞者在约卅年前开始发表创作切入「中国当代舞」讨论。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中国编舞家古佳妮 慢工细磨 舞出生活的重量

拥有长年道地且深厚的芭蕾与中国传统舞蹈训练,「好奇宝宝」古佳妮并不满足於只当一位呈现精湛身体技巧与体系美学的舞者,她想要看到「人」,於是走上独立编舞家的艰辛道路。即将於十一月带著作品《插销》访台,这是古佳妮与舞者在没有空调的排练场飙汗长达十个月的成果,透过翻玩日常物件,舞者身体重量的连续移转,呈现人与人之间连环的因果关系。细工慢磨的成果,正是古佳妮生活的重量。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为「自我」而舞? 为国家「服务」? 从何想像「舞蹈中的中国身分」

编创现代舞,身分的思考是必要的:身分,到身分的载体——身体,到放置身体的环境——社会,如何理解、省视,再透过身体美学表达。透过肢体语汇,中国的年轻人可能藉以与上一代割裂,建构当下自我;但当学院的舞蹈编创训练要求「依照中国文化和审美,建立中国编舞技术,体现中国人的情感,为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服务」时,现今的中国舞者,如何面对「舞蹈中的中国身分」的建构?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中国编舞家杨朕 逼视生活 直面危险政治

自陈自己不是那种闭门苦练,雕琢肢体的编舞家,杨朕欲望指涉的对象不只艺术,更多是生活。「我愈来愈讨厌舞蹈了,大概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冀求改变,所以失望、不满也更强烈。我不觉得我的作品是舞蹈,我在乎其他的。」对他来说,当代艺术必须具备社会性,中国现代舞推手曹诚渊说他是异数:「愿意以舞蹈来反思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甚至直面许多人避之则吉的政治议题,既危险又刺激。」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表里泰国(下) 里.泰国剧场进行式

1张在地人带路曼谷表演空间地图 2位泰国当代艺术专家观察报告 6位泰国表演艺术家垦荒之路   继七月「表泰国」观光客的凝视之后,本期「里泰国」除了特邀新加坡籍策展人邓富权、朱拉隆功大学戏剧系系主任Pawit MAHASARINAND揭开天使之城的欢快、开放面纱,揭示泰皇蒲美蓬过世后,动荡的民主政体对剧场的影响。   除了泰国表演艺术时况外,本刊亦介绍剧场导演暨曼谷剧场节推手Pradit Prasartthong、剧场编导演全才Nikorn Saetang、古典音乐家Phongsathorn Sutham与Santi Udomsri、剧作家Daraka Wongsiri与即将来台演出《灵薄域》的当代编舞家皮歇.克朗淳,看这六位创作者如何在资源相对贫瘠的表演艺术穷山恶水中,奋力一搏,杀出血路。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身体、疆界与审查之外 泰国曼谷小剧场关键字

我们回看历史并可发现:现代化时期的泰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困境,在艺文实践上必须「紧紧尾随著西方的思考」,透过文体的转译找寻适应之路;而今,泰国面临无以数计的政治动荡与权力更迭,这群工作者透过传统、历史及社会现实观察,实践於剧场上,某种程度而言,他/她们也是将身体、记忆和自省种种,搭建出另一种转译及适应的必要之路。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混乱变局中 期待曙光再临 专访策展人邓富权谈泰国当代艺术

甫於六月下旬宣布接任未来三年的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一职,来自新加坡的邓富权之前曾在泰国旅居工作十年,对泰国当代艺术发展有其独到观察。他指出曼谷创意飞扬的「黄金时代」已过去,在现今军政府统治下,泰国的艺术自由被限缩,加上去年泰皇辞世,邓富权以「极端转变」来描绘泰国当代艺术当下现况。但他也相信,善於融合、变形的泰国人面对这艰难时刻,可以「再出一个不同的招、不同的作品,艺术家的时间会跟著情况转变、适应」。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出发,到「真正的」曼谷看戏去!

曼谷,无论是过去「东方威尼斯」旧称,亦或近几年极度活跃於全球最佳旅游城市的排行榜上,对於喜爱到东南亚旅行的台湾旅客们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大都会,各个捷运、地铁站的景点及购物重点皆能如数家珍。倘若想要多认识一下曼谷的当代表演艺术,摊开曼谷地图,偏离观光客路线,你知道泰国人都往哪个方向出发吗?

PAR / 第296期 / 2017年08月号

当代艺术 迂回进击 专访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戏剧系系主任Pawit Mahasarinand

趁著四月初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戏剧系系主任Pawit Mahasarinand来台演讲的机会,本刊专访泰国第一学府的表演艺术专家,听他分享泰国表演艺术时况,从现代与传统的紧张关系,到当前敏感的政治局势对艺术的影响,无所不包,实为想要了解泰国表演艺术的最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