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撕下标签之后 以新态度展开在地追寻  现象4:「新文本」浪潮来袭,台湾剧场如何接招

这一年来,台湾剧场频频选择国外当代文本搬演,如新点子剧展、对干艺术节或多个读剧表演,都可看见欧陆新文本的踪迹,且不论「新文本」的定义是否被认可,这些叙事逻辑及产出形式与传统剧本大相迳庭的新世纪剧作,对没有深厚文本传统要「颠覆」的台湾剧场,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是新的剧场语言?或是新的文本工作方式?浪潮袭来,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理性面对市场 在创意与生意间找平衡  现象5:新世代自立门户,探索市场可能

在这一年的剧场中,可以看到多位自立门户、加入剧团经营行列的新世代导演,他们跳脱前辈艺术至上的思维,在创作中认真而理性地面对「观众」,让艺术与商业不至於成为对立的两端。他们或采取通俗形式与观众对话,或以多元议题开发观众可能性,甚至切入次文化议题,找到剧场的新族群……而亮眼的票房成绩,也让他们有了生存下去的能量与可能!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试台、阶段性预演 广纳意见打磨精采作品  现象6:创作先行试「错」,不再首演即彩排

台湾的表演制作,因经费不足也难有合适场地,通常没有机会先行试演,以便在正式演出前修正,这个情形今年稍有改变:除了有国艺会推出「排练补助计画」,让新制作发表前有经费加强制作与技术测试,台北艺术中心亦将迪化温水游泳池转型成为「台北试演场」,将开放给艺文团体作为排练与试演场域。而也有一些发展中的创作计画,先行安排公开的阶段性呈现,搜集观众的意见反聩,以让作品的想像跑得更远更好……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打破观演关系与空间 真的「介入参与」仍待努力  现象7:艺术策演走入社区,遍地开花与谁何干

这几年来,各种走出剧院、走进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展演如繁花盛开,像五年前开始的「超亲密小戏节」,去年台南人剧团的「321小戏节」、原型乐园的「夜市剧场」,今年原型乐园的「跟著垃圾车游台北」、公园好朋友与山东野表演坊的「夜游」……让表演者与观众都体验了超乎以往的观演关系。但除此之外,在真正的「社区参与/介入」上,显然还有待调整行动座标,思考未来可能……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踏在长长的部落意识甬道 回探身体的自然史  现象8:走出原住民传统脚步,「踏」新路

这两年,不少具原住民身分的表演艺术创作者,创立新团并推出作品,部落文化在他们的作品中,成为滋养的源泉,而非再现的必要,融合真实生命的历程,融创出新的舞作面貌。如Tai身体剧场的作品标志从都市回返部落山林的路途,即以踏步的行动呈现;而冉而山剧场则带领一行人翻山越岭,在「不学」当中自然贮存走路的感觉,聆听山林与身体的微密音景,用一种「朝向自然」的隐性前提,打开团内的创造空间及观众的观看视线。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从黑盒子到白盒子 创造特殊感知经验  现象9:当剧场、舞蹈进入美术馆,改变了什么?

虽然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结合的展演非始自近年,但这两年陆续有剧场、舞蹈创作者如河床剧团、谢杰桦与董怡芬等,应邀从黑盒子剧场进入美术馆的「白盒子」,呈现演出并与观赏者互动。当代艺术开始转向尝试建构情境式的、异质空间式的创作型态,艺术家藉以反转、探测公/私、日常/非日常的界线,又或者以作品带给观众新的体验,而表演艺术,正是创造特殊经验的方式之一。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网路行销当道,团队现下必修学分  现象10:乡民口碑力量大,脸友集气票房旺

由於大众媒体的艺文版面和影响力日渐缩减,表演艺术团队的宣传重心,从过去的大众媒体,移转到网路上,特别是更容易接触到目标群众的脸书粉丝页,如何经营、建立与粉丝良好的互动,也是各剧团现下必修的学分。而另一个重要「网域」就是PTT的Drama版,上面的「口碑」、「考碑」文,甚至足以左右一出戏的评价好坏及票房成败。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PAR People of the year 谢盈萱 真实力道驾驭角色 「剧场女神」当之无愧

在三十世代的女演员中,谢盈萱无论声音表情、肢体展现、角色诠释均独具特色。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演技实力与舞台魅力,让她稳坐一线女演员的接棒位置。且让我们期待她在未来的表演之路上,有更突出的成绩!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PAR People of the year 林文中 从「小」到「大」理性前进 务实不华冷然独特

从「小」到「大」,从本土到国际,林文中以扎实的西方舞蹈训练与表演经验,回探传统,并从身体质地著手,持续於当代台湾身体语汇与表演形式上耕耘开发,一步一脚印地踏实前进,於今已可看见努力的成绩。务实不华的理性风格,在一片奇炫缤纷中反显冷然独特,林文中日后能否为台湾舞坛张织出一番新风景,令人期待。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PAR People of the year 曾宇谦 努力不懈无愧大奖 严峻挑战才要开始

十一岁起便陆续征战国际音乐大赛,至今已经告一个段落,然而,大奖光环下,作为一个巡回世界的小提琴独奏者,要背负的是自己的名字,并随时保持最佳状态。在廿岁的今日走入生涯的下一个阶段,这项严峻挑战,才刚要开始。二度摘下PAR People of the year 的头衔,可见我们对他信心满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