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初秋柏林 艺术节狂潮来袭
九月本来就是柏林艺文活动繁多的月份,但今年特别「拥挤」,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其他类的艺术节也是齐聚争鸣。其中由「柏林艺术节之屋」与「柏林爱乐基金会」合办的「音乐节」,邀请了各国大团前来轮番演奏,由瑞士指挥杜特华领军的费城管弦乐团在柏林爱乐厅担任「音乐节」的开幕表演,并且邀得法国知名钢琴家提鲍德与乐团合作。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号
离开林肯中心 市立歌剧团危机中求脱困
因为财务困窘与票房乏力,老招牌的纽约市立歌剧团决定离开原本长驻的演出场地林肯中心,另谋出路,新乐季的节目分别在布鲁克林音乐学院、John Jay College、中央公园Delacort露天剧场等地演出。但调整与演出人员「新的工作关系」的做法,也造成劳资冲突可能一触即发。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在社区拚出专业戏剧节 东城区发展戏剧有魄力
五月上旬在北京东城区揭幕的「南锣鼓巷戏剧节」,不过是第二届,规模就从第一届的四出戏发展到四十出戏,整整扩大了十倍,而且具备国际性的视野,参演品质重量均叫人刮目相看,让戏迷除了看到世界级的经典,也同时看到青壮辈编导演的新作。这也是近年东城区大举投入资金,戮力发展戏剧产业的成绩之一。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国家歌剧院新乐季 美国风《爱情灵药》开幕迎客
迎接新乐季,英格兰国家歌剧院推出去年广受欢迎的《爱情灵药》让观众回味。这出董尼才悌的歌剧新编,场景放在一九五○年代的美国中西部,歌词亦翻译为英文,角色设定也受美国大众文化影响,女主角活脱是玛丽莲.梦露的翻版,带有天之骄子傲气的男配角,则隐约带有猫王调皮又帅气的神韵。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中国戏曲节 粤剧《李后主》新版揭幕
今年的中国戏曲节自六月初开始进行约一个半月,规模似乎较去年小,但也配合传统与创新并重的主题,当中不乏有心思的安排。开幕大戏是粤剧《李后主》新绎本,由刚在中国凭《情话紫钗》获得「时尚戏曲大奖」的资深导演毛俊辉执导,由叶绍德编剧,粤剧红伶龙贯天、南凤及尤声普担纲演出;贯彻新旧融和的精神,《李后主》加入了不少现代剧场的设计元素。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号
「感染!」艺术节 开垦歌剧新道路
暂时在席勒剧院落脚的柏林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 im Schiller Theater)举办「感染!」(INFEKTION!)艺术节,从七月一日到十七日,推出十二出新歌剧、三场音乐会、以及持续两天的研讨会,为本乐季画下精采的句点。这次的「感染!」艺术节有许多「跨界」,当代剧场名导、编舞家、艺术家齐来加入歌剧阵营,成功地吸引到许多年轻观众。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世界偶戏节 奇幻异想的天堂
开始於一九六一年,每两年举行一次(注)的法国沙勒维尔-梅杰尔市(Charleville-Mézières)的「世界偶戏节」(Festival Mondial des Théâtres de Marionnettes)今年庆祝五十岁生日,从九月十六日到廿五日十天之间,估计超过十五万名观众将前往观赏来自廿五国的一百五十个偶戏团演出,是全世界偶戏团及戏迷们心中的朝圣之旅。
PAR / 第224期 / 2011年08月号
西薇.姬兰《六千哩外》 以新舞向日本致意
舞蹈天后西薇.姬兰七月初在沙德勒之井剧院,推出新制作《六千哩外》,包含了她与威廉.佛塞合作的〈重组Rearray〉与马兹.艾克为她量身打造的独舞〈再见Bye〉。由於三月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正值姬兰与佛塞工作排练新舞,於是她将此次演出命名为《六千哩外》,以向日本致意。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文化广场」蜕变 转型音乐剧殿堂
上海的「文化广场」原属老上海的法租界,承载著无数上海人文化记忆,历经各种角色转变,现在又重归文化了。二○○五年起改建,现在打造了高科技舞台,并定位为音乐剧的专属演出场地。九月底的开幕演出即推出《极致百老汇》,邀请多位国际音乐剧明星共襄盛举。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北京国际音乐节 诚意十足向马勒致敬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主题是向逝世一百周年的伟大作曲家马勒致意,十月六日将以其《千人交响曲》揭幕。此次的节目规划,魄力与诚意十足,将在廿五天内,推出廿四场以纪念马勒为主题的音乐会,除了完整呈现马勒的十首交响曲,也将呈现其他经典声乐与管弦乐作品,并邀集多位中外指挥大师指挥,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