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29期 / 2012年01月号
今夜谁来娱乐? 舞台演绎新世纪繁华
从上世纪初的上海滩繁华风景,到今日的中国国际大都会,上海都是与「繁华」划上等号的城市。为了让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能体验这番如幻缤纷,上海也出现了多个观光剧场性质的定目表演,结合中国杂技、特技、马戏、舞蹈、音乐、多媒体与高科技舞台技术,打造了媲美太阳剧团的奇幻剧码,也透过强力的行销,建构出鲜明的表演品牌。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号
原色木偶 述说底层悲戚
今年在纽约百老汇一举拿下六座东尼奖的英国戏剧《战马》,演出中最令人惊艳的就是其中维妙维肖的大型马偶与灵活如真的操作,这些吸睛的偶全出自南非的「掌中干坤偶剧团」之手。这个精采的偶戏创作团队,也在九月时在伦敦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演出自家的精采旧作《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朴拙的原色木偶,配上炭笔画的黑白动画,搬演以南非社会为背景的毕希纳剧作《沃伊采克》,述说社会底层的悲哀。
PAR / 第228期 / 2011年12月号
亮出国乐「台湾印象」 交流中展现自我特色
台湾国家国乐团(NCO)今年十月中旬至中国巡演,参与「中国民族音乐巡礼百场系列音乐会」,首度於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音乐会以「印象台湾」为主题,在指挥苏文庆的带领下,一首首的乐曲以各种不同的姿态打动了观众的心。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号
艾居恩.寇勒:我心中有好多角色在等著我亲手做出来
很久没有这样因为访问而感动过了。 坐在学校附属剧场的简陋小咖啡座,和缔造《战马》全球奇迹的关键人物闲聊,感觉好超现实,却有种奇异的温馨。创立南非掌中干坤偶剧团的艾居恩.寇勒(Adrian Kohler),就是这样一个随和谦逊的好人。笑起来牵动满脸皱纹的他,既慈祥又亲切;原本被经纪人限定为卅分钟的演前访问,因为我们相谈甚欢,变成了连续两晚的长叙。寇勒不但透露了在其他访谈中很少提及的往事与创作源起,更不避讳地聊到既是创团拍档也是生命伴侣的巴索.琼斯(Basil Jones)。
PAR / 第227期 / 2011年11月号
为偶呼吸,给偶呼吸,与偶呼吸
配合《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演出,伦敦巴比肯中心特别邀请《战马》原始制作的三位偶师,举办为期两天,名为「操偶秘技」(Secrets of Puppetry)的密集工作坊,对《战马》里精妙偶戏瞠目结舌的我,怎能不挺身一试,亲探其中奥秘?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林肯中心艺术节 名牌为主 不见「国际化」
虽然向来是纽约最国际化的艺术节,但今年的林肯中心艺术节排出的十档节目,却只有来自日本与巴西的两档算得上「国际化」,节目主轴分别是俄国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内容不能说不好但不算新鲜,纽约客也因此少了一览异国表演文化的机会。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过渡」表演艺术节 恶女恶男大集合
「世界文化之屋」的「过渡」表演艺术节在六月中登场,今年的主题是「观者」,所有表演都跨越观众与表演之间的疆界,观众必须窥视、参与、评论,不再被动凝视。台上的行为艺术挑衅的不单单只是考验观众忍受疯狂的能力,而是与社会无止尽对话,表演者把激烈的嘲讽交棒给观众,剧场里的革命还是需要观众走进社会里去完成。
PAR / 第226期 / 2011年10月号
演奏家形象抢眼 乐评人「看」不下去
愈来愈重视形象包装的古典乐坛,遇上还是蛮保守的乐评与观众,会发生什么事?最近走红国际的两位中国钢琴家:郎朗与王羽佳,都不约而同遭逢了类似争议。前者是新CD专辑的「封面设计」备受批评,后者则是因穿著性感时尚来演出,乐评忍不住念上几句。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英伦出品《战马》奔腾 跨海勇夺东尼奖
由英国国家剧院制作的舞台剧《战马》,跨到大西洋彼岸,一举夺得本年度东尼奖最佳舞台剧奖,更囊括最佳导演、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及音效设计等大奖。载誉归国之际,也引发剧评讨论,认为保守党政府大举删减艺文预算之举,恐有害未来艺术发展活水,期待政府要正视栽培基层剧场的创意生力军。
PAR / 第223期 / 2011年07月号
巴黎夏日艺术节 宝莱坞风演出揭幕
在大多数剧院都放暑假的巴黎,艺文爱好者最期待的就是「巴黎夏日艺术节」了。艺术节今年从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日开跑直到八月九日,为期廿七天、廿七个节目、在卅二个不同的场地演出,同时还有许多展览及工作坊。今年开场戏是来自印度的《孟加尼亚诱惑》,是导演Roysten Abel为○六年德里电影节的开幕所作,五光十色、热闹非凡,颇有印度宝莱坞电影的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