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314期 / 2019年02月号

当代歌剧制作的新「光」景? 灯光艺术家艾里亚森与拉摩歌剧《伊波吕特与阿丽西》

知名的灯光装置艺术家艾里亚森,去年参与了柏林国家歌剧院的制作、法国作曲家拉摩的《伊波吕特与阿丽西》。这出讲述四位神话主角间情爱纠葛的歌剧,满溢著音乐奇才拉摩的丰富创意,但这次兼任灯光、服装与舞台设计的艾里亚森,却没能体现拉摩作品中的戏剧质素,导致抽象舞台的象徵意涵相对薄弱,缺乏戏剧张力与吸引力。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沙隆年接掌旧金山交响乐团 将成立八人小组激荡创意

知名芬兰籍指挥家沙隆年自二○○九年卸任洛杉矶爱乐音乐总监后,因希望将多数时间放在作曲上,不再接任乐团总监职务,直至上月旧金山交响乐团宣布将聘任他为新任音乐总监,预定於二○二○乐季上任。沙隆年表示要多给年轻作曲家机会,他也不打算走唯我独尊的领导路线,而将组成一个八人创意小组共同脑力激荡,来为旧金山交响乐团打造新面貌。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瑙宁街剧院系列演出 欢庆柏林「后移民剧场」十周年

由现任高尔基剧院艺术总监雪敏.朗霍夫於二○○八年在瑙宁街剧院举起的「后移民剧场」大旗,发展迄今已经十年。瑙宁街剧院去年底以「持续的扰动」为主题,演出廿三位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作品,欢庆这十年的发展。现任瑙宁街剧院艺术总监卡瓦略表示:「有更多非裔艺术家跟酷儿视角的作品进驻了我们的剧场。我们愈来愈少谈论身分,谈论我们从何而来。」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牙买加后裔重拾《九夜》传统 移民家族故事登上商业舞台

表演遍及舞台、电视及电影牙买加裔英国演员娜塔夏.葛登,去年五月在英国国家剧院推出她的首出剧作《九夜》,正式成为剧作家,此剧演出后颇受好评,於去年十二月应邀在伦敦西区的商业剧院上演。《九夜》讲的是牙买加移民家族如何度过一个加勒比式的传统丧礼哀悼过程,有别於一般非裔剧作强调的政治性,葛登透过亲人间的争锋相对、喜剧趣味的介入,深刻呈现平凡人生背后的故事。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政治角力无所不在 表演艺术界掀起茶壶风暴

法国近两个月掀起「黄背心运动」,突显了法国政府长久以来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位者只重视数字与成效,愈来愈轻视公共服务。而这样的现象也反映在法国的场馆经营与文化政策上。近期表演艺术界的纷扰频传,除了多位文化机构的艺术总监请辞,还有场馆内的劳资争议,重要剧场资料库网站因预算缩减可能被迫停摆等等,政治角力、资源分配种种问题,也无法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 承继传统的创新

繁星戏剧村主办的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自十月下旬至十二月下旬举办,此届以「融」为主题,汇集京、昆、越等跨越地域的代表性剧种,演出创新传统的十八出剧目,并结合了繁星戏剧村既有的当代艺术资源,策划了「对戏展」,用当代艺术形式呈现中国戏曲文化。这个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确为小剧场戏曲这类型演出有推广助益,但策展概念上还看不到突出的个性,令人期待其未来的转变。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梨园戏生旦沪上争锋 传统与新编共逐奖项

有「古南戏活化石」美名、源自福建的梨园戏,颇受上海观众欢迎,屡屡应邀北上演出,在去年十二月上旬,就有参与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搬演的新编戏《陈仲子》,与同样出身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退休的资深旦角吴艺华搬演折子戏专场,前者主演生角林苍晓与吴艺华一样有卅年从艺经历,两人都可能争逐白玉兰表演奖,新编与传统表演,谁能胜出?

PAR / 第313期 / 2019年01月号

在世界尽头,与「非人类」一同舞蹈 菲利浦.肯恩《坠机乐园,岛屿的一生》

曾於二○一六年来台演出《龙之忧郁》的法国导演菲利浦.肯恩,於二○一八年底在南特尔-亚蒙迪剧院演出新作《坠机乐园,岛屿的一生》,剧中以坠机在小岛上的幸存者为主角,铺陈人类重新建构历史的过程,也让人思考:当人类不再是世界的主角,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其他物种)如何建构和平共处的未来。

PAR / 第312期 / 2018年12月号

全息投影表演技术精进 让卡拉丝还魂登台

这是歌剧女神卡拉丝的演唱会,在乐团的伴奏下,她娓娓唱来,那一个个鲜活的《托斯卡》、《诺玛》、《马克白》、《卡门》……女神还魂了吗?不是的,这是透过全息投影技术制作的演出,为了重现卡拉丝本尊,制作单位克服许多困难,让去世四十年的女高音再度高唱。

PAR / 第312期 / 2018年12月号

《阿勒曼尼亚大舞厅》 德、土之间的移民爱恨

高尔基剧院近期演出的《阿勒曼尼亚大舞厅》,是一出关於当代土耳其与德国之间爱恨纠缠的舞剧,透过歌舞剧形式,在极少的台词中,描写从过去至今近六十年的移工史。不熟悉的观众,可直接接收到冲突状况和舞剧形式堆砌的嘲讽与荒谬;熟悉历史脉络的观众,则能从精心设计的各种桥段中,看到微缩版的德国移民史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