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夏日戏剧盛会「演员春天」 扎根地方放眼国际

在法国众多夏日艺术节当中,「演员春天」近年来特别获得国际剧场界的关注,因为它不仅融合跨领域的表演形式,也邀请到许多知名艺术家的最新创作。有别於逐渐市场化的亚维侬艺术节,「演员春天」强调与民同乐的节庆氛围,如法国剧评尚-皮耶.汉(Jean-Pierre Han)所言:「『演员春天』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拥有一种法国、甚至欧洲其他地区都无法比拟的人情味。」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音乐剧培训基地揭牌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养成专业人才

中国的音乐剧演出市场近几年快速成长,国内外音乐剧演出蓬勃,但票房收益大的大都是国外剧目,国内自创与自制的能力明显不足,因此音乐剧人才的培训有其急迫性。日前以演出音乐剧为主的天桥艺术中心,宣布挂牌「音乐剧人才培训基地」,将展开首期三年的培训计画:第一年将以制作人与舞台监督为主;第二年加入演员培训;第三年将展开自制剧目,提供所培训人才实践的机会。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表演艺术圈人事变动 本地人才青黄难接

去年才迎来西九戏曲中心开幕的西九文化区,今年上半年就传出了高层人事的变动,担任表演艺术行政总监近十年的茹国烈不再续约,暂由来自美国的表演艺术总监方美昂署任(代理),但也显露了本地相关人才青黄难接的隐忧。另香港管弦乐团的艺术策划总监林丰则遭解雇,遭乐评人批「乐团成为主席的私人乐团」、轻视本地人才。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惊心诠释颠覆传统 敷演无国界与时空限制的「爱」 东京新国立剧场歌剧《杜兰朵》

为了迎接二○二○的东京奥运,东京的新国立剧场於七月推出全新制作的浦契尼歌剧《杜兰朵》,由新国立剧场音乐总监大野和士策划并率领巴塞隆纳交响乐团演出,邀来知名的西班牙拉夫拉前卫剧团,由艺术总监艾力克司.欧雷担任导演,在不更动浦契尼原来的歌剧下,做出极为颠覆、却又令人佩服的诠释。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不断的焦虑困境,不停的狂喜催眠派对 以色列编舞家莎伦.伊尔《强迫症之恋》与《爱,第二章》

曾在二○一七年来台演出《强迫症之恋》的莎伦.伊尔,近期在巴黎夏佑剧院演出了同系列的续作《爱,第二章》。这两个作品都是不羁、挑衅、令人振奋的催眠舞蹈,《强迫症之恋》将疯狂的激情与强迫症相互碰撞,《爱,第二章》则质疑现代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连结的必然结果。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超越时空横跨形式 另一种舞蹈作品的「存在」 美国舞蹈家丹尼尔.莱恩汉《创作等身》

来自西雅图、现居比利时的美国舞蹈家丹尼尔.莱恩汉推出的新作《创作等身》,将他的个人历史和童年,与他十五年舞蹈创作的回忆交织,如同一项个人考古回顾展。跳舞多年,动作在身体里留下了痕迹,编舞家回顾自己创作的编舞历史,将自己身上仍然存在的痕迹碎片重新混合成一个新的独舞作品,展示了过去如何铭刻於当下。

PAR / 第320期 / 2019年08月号

风景、文字层叠中的历史碎形 郭贝尔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

郭贝尔二○一八年首演的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於今年六月初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演出,本作自捷克作家奥雷尼克的著作《廿世纪极简欧洲史》出发,郭贝尔以全观式的鸟瞰角度,呈现历史的建构、毁坏、寂灭甚或重生等过程;从朗读话语的拼贴及画面组成中,让观众以观看参与「发生的一切」。

PAR / 第319期 / 2019年07月号

看戏人次年年创新高 东尼奖自怨没人看戏为哪般?

今年的第七十三届东尼奖颁奖典礼在十月六日举行并进行电视转播,主持人詹姆斯.柯登开头的十分钟唱跳秀,热热闹闹地「求观众来看戏」,问题是百老汇上一季的票房收入比前一季高出十分之一,观众人数比前一季高整整一百万人次,为何东尼奖会有如此的「自卑感」,硬是要与电视节目比人气?

PAR / 第319期 / 2019年07月号

慕海姆得奖作演出太「白」 引发亚裔剧场人抗议

奥地利剧作家汤玛仕.库克讲述因战争逃难来德后失散的三代越南船民家族故事之作《阿特拉斯》,夺得本届的慕海姆剧作家奖,但莱比锡剧院的该剧制作,却因剧组皆为白人,并无任何越南艺术家直接参与,而引爆亚裔艺术家族群的哗然与抗议,在社群媒体开启了如何定义「文化占有」与「艺术自由」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德国剧场界对一向沉默的亚裔族群权益的关注与讨论。

PAR / 第319期 / 2019年07月号

惊悚间谍剧《安娜》 让你透过耳机听见东柏林的秘密

由剧作家琪克森和声音设计师瑞翰兄弟共同创作的《安娜》,是一出以冷战为背景的惊悚间谍剧作,舞台上的密封玻璃盒内是主角夫妻位於东柏林的公寓,观众可以看见其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却只能透过耳机,听见主角安娜所有的对话与每个呼吸……为庆祝柏林围墙倒塌卅周年而作的这出戏,充满著历史氛围及因秘密而产生的恐惧感,让观众体验共产主义生活中的表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