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号
纽约:纽约市歌剧团 凄清景气中异军突起
没有政府「买单」(bail out),美国表演艺术团体在二○○九年可谓是哀鸿遍野,由东到西,由本土到欧巴马老家夏威夷,乐团歌剧团破产连连。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个异数,在很多人已经准备写墓志铭的时候,竟然一连献出两个精采的表演,让人又重新对其未来产生期待——这就是纽约市歌剧团(New York City Opera)。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号
香港:活化工厦方案浮现 艺术人忧政府介入反碍发展
香港特首近期在施政报告中提及发展「六大优势产业」的深化策略,其中即包含了针对活化工厂大厦而设的方案。对於已经开始租用工厂大厦空间以来创作的艺术家们,反而担心工厦美名的活化是发展地产的幌子,这反令租金上升;加上使用方式更受关注,团队运用空间的灵活性会受影响,最后可能反而窒碍发展。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巴黎:法国「想像艺术节」 世界文化的活橱窗
由巴黎「世界文化馆」举办的「想像艺术节」已迈入第十四届,为期整个三、四月的艺术节,节目琳琅满目,包含了音乐、舞蹈、戏剧、仪式与美术展览。今年主题以记忆、根源、文化认同为轴线,邀请来自中南美洲、欧亚及俄罗斯的十七个表演团队,包含了来自台湾的三档演出与一档展览。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号
传统粤剧开锣 表演飨宴澎湃登场
每年春天的艺术飨宴——香港艺术节,今年依例将在二月廿五日登场,适逢广东粤剧在去年底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八和会馆「倾馆而出」,担纲开幕的「百年回顾八和鸣」,搬演已经中断六十年的「例戏配搭正本戏」模式,完整复现原整的粤剧传统。此外戏剧类的《老舍五则》、《码头风云》,音乐类的古斯塔沃.桑陶拉利亚与萨顶顶,舞蹈的两大天团荷兰国家芭蕾舞团与马林斯基(基洛夫)芭蕾舞团,都是艺术节中的重量级菜色。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伦敦:取消小场所演出许可证 以活络艺术表演
英国研议中的小型展演场所免许可证制度就是呼应活络的现场演出而萌生的需求,不少艺文人士认为二○○三年制订的许可证法令太过紧缩,不论是咖啡馆、餐厅、唱片行等场所要举办现场演出都必须申请许可证。这个制度使得二○○七年的现场演出场次下降了百分之五,因此许多艺文观众、运动团体要求观众在一百人以下的小场所应该免除许可证的限制。
PAR / 第207期 / 2010年03月号
香港:艺界年度调查报告出炉 用数据说出团队需求
即将卸任的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茹国烈,任内用心推动的表演艺术业界实况研究,在二月份正式发布了《香港艺术界年度调查报告2007/08》,藉著对场地与团队演出的数据分析,反映出艺术界对场地与资源的需求,它的出现无疑令业界对艺术发展的分析和前瞻更有把握。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柏林:德国文创产业网站上线 培植服务文化人
二○○七年秋天,德国政府正式颁布了「联邦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策略」,由「经济科技部」与「文化媒体委员会」共同执行。四月初上线的「联邦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策略」官方网站,让在德国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士都能更容易找到资源,找到自身的专业领域该找那些特定的单位协助。更重要的是,这个计画希望能提供有效便捷的资讯,让更多年轻人走入文化创意产业。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纽约:吉尔伯经营走险 大都会歌剧院前途堪虑
自二○○六年上任开始,大都会歌剧院经理吉尔伯以种种措施「改变大都会的文化」,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九/一○乐季不为金融风暴推出的八个新制作,却是毁多於赞,令人担忧吉尔伯与大都会歌剧院的未来前途。
PAR / 第207期 / 2010年03月号
巴黎:布拉德勒舞作 映照碧娜开启新风景
比利时编舞家亚兰.布拉德勒日前在巴黎城市剧院推出新作《断章取义―给碧娜》,是一个承接碧娜.鲍许「舞蹈剧场」精神,且又更往跨步的重要作品。舞中运用极简的碧娜舞作符号如麦克风、低胸连身长礼服,以人类精神状态入舞,企图捕捉是更深层的人类抽象意识状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PAR / 第209期 / 2010年05月号
上海:「白玉兰」奖二十年 台北新剧团《原野》首获大奖
与北京「梅花奖」并称中国两大戏剧表演奖的上海「白玉兰奖」,今年迈入第二十届,同时奖励个人成就与团队成绩、观照传承也鼓励创新。今年来自台湾的台北新剧团以新编京剧《原野》荣获最佳团队集体奖,成为白玉兰奖创立以来第一个获大奖的台湾艺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