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话题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上海:周立波一张嘴,「海派清口」撑起半壁江山
去年到今年,上海最夯的话题人物,非周立波莫属。他以「海派清口」的上海话脱口秀表演,不但做政治模仿秀,甚至谈论财经问题,蔚为时尚。今年春节期间,大陆各地卫视转播普通话版本的「壹周立波秀」,又成了观众和媒体讨论争议的来源,对於他能否征服北方观众乃至海外观众,将「海派」文化发扬光大,又或是昙花一现,还是未知之数。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巴黎:阳光剧团《未竟之业》 借古讽今理想热情不再
离上次作品《浮生若梦》发表四年后,阳光剧团的新戏《未竟之业》Les naufragés du Fol Espoir 终於在今年二月三日举行首演,这个众人引领期盼许久的四个小时大戏,推出后果然又引起一阵剧场旋风,上演都已经快两个月,至今媒体还是佳评如潮、推荐不断,看来大师莫努虚金的作品,已经不单只是场戏剧演出,简直是抛出一个可以引起众人讨论的社会议题了。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伦敦:彼得.布鲁克《十一与十二》 探讨宗教议题--去年巴黎首演 今年二月转战巴比肯中心
国际剧场大师彼得.布鲁克新作《十一与十二》,自去年底在巴黎首演后,今年二月转往伦敦开始国际巡演。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演出的该剧,剧情是关於西非於一九三○年代法国殖民时曾实际发生的宗教纷争,布鲁克透过这出剧探讨深刻的宗教议题,也探讨生命与死亡、时间与结束,并强调戏剧能给每个观者不同的体验。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斯图加特:国际独舞剧场艺术节,台湾舞者吴孟珂夺冠
「斯图加特国际独舞剧场艺术节」是个激烈的竞赛平台,由於主办品质口碑与高额奖金,每年都吸引各国舞者前来竞技。今年三月,来自台湾的舞者吴孟珂与法国编舞家柯默史坦兹(Antonin Comestaz)合作的《她》SHE获选参赛,结果吴孟珂获得「舞蹈奖」第一名,柯默史坦兹获得「编舞奖」第三名,《她》又获得「观众票选奖」,是今年的最大赢家。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纽约:同志题材掀热潮 丰富多样兼具历史景深
有人或许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纽约本来就是美国同志运动的大本营,剧场界又是对同志比较友善的地方,纽约甚至每年有专门的同志戏剧节(HOT!),同志戏何奇之有? 然而这场同志热,并不是在小众的同志剧场里演出,也不是有人刻意规划,想抓住的观众群,显然也不止於同志观众。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的多样性。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文化带动经济的实践舞台--2010阿得雷德艺术节
一九六○年举办第一届,之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阿得雷德艺术节」,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文创产业」成功案例。藉著大规模、多角度的艺术展演活动,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文化风貌建构与经济活络。跟著州长麦克.莱恩的获选连任,也将兑现他的竞选承诺:将艺术节改为每年举办!而且政府将会投注经费每届高达二亿四千万台币。
PAR / 第208期 / 2010年04月号
《阿格丽仳娜》 歌剧与时尚的绝美相遇--邂逅雅克伯斯与拉夸的巴洛克美学
巴黎时尚设计大师克利斯琼.拉夸,应柏林菩提大道国家剧院之邀,与指挥家雷奈.雅克伯斯与导演文森.布萨尔,合作了韩德尔的早期歌剧《阿格丽仳娜》,於二月份演出。拉夸精致的巴洛克风服装,与剧情角色的贴合呼应,让精采的演出与音乐更显出色。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号
巴黎:法国导演+东方团队 跨文化剧场新潮流
近来巴黎的剧场界,出现了一股法国导演与东方表演团体的跨界合作潮流。如MC93博比尼Bobigny国立剧院与中国北京戏曲艺术学院合作的《水浒传》,以及巴黎城市剧院即将上演的,由法国导演Arnaud Meunier与日本剧作家平田织佐合作,改编自法国剧本《坠海》的《往高处飞》。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号
伦敦:「艺文观察员」上路,评估艺术活动品质
为了让公共补助的大饼划分更具公信力,英国艺术基金会新近实施了「艺文观察员」制度,透过徵选出来的一百五十个艺文观察员,来参与艺术委员补助的八百八十个机构的活动,并且评估参与活动的品质。这些艺文观察员的身分与姓名都是公开资讯,以免增加艺文机构的猜忌与纠纷。
PAR / 第206期 / 2010年02月号
柏林:《屠宰场里的圣女贞德》 新世纪的史诗剧场
擅长改编经典文本的导演尼可拉斯.斯泰曼(Nicolas Stemann),在全球经济危机仍沸沸扬扬之际,在柏林德意志剧场(Deutsches Theater)执导了布莱希特的作品《屠宰场里的圣女贞德》Die Heilige Johanna der Schlachthöfe,用剧场里的革命来反映二十一世纪的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