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艺评
PAR / 第288期 / 2016年12月号
当你转身……然后呢?
导演曾说:「我和舞台设计讨论,希望舞台的视觉呈现,能愈简单愈好,因为人最后会回归到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这样的舞台呈现,观众不会被过多的视觉效果干扰,也能让剧中要讨论的生死跳脱出来。」然而,透过旋转舞台所端出主角的人生切片,却乏善可陈到如同冷饭残羹般,让观看者食之无味……
PAR / 第287期 / 2016年11月号
品牌加持效益?
一心制作新戏愈见求变企图,崭新处不只剧本,连制作团队也是,近几年愈加采行歌仔戏与文学、现代剧场、昆剧、京剧、流行音乐工作者「异业合作」,透过该领域名人「品牌」的号召,带来戏曲圈外的观众;其外来背景又活络剧团创作思考与促长演员技艺,都是好的刺激。只是,名人效益是否符合每出戏的方向,以及如何巩固剧团本身双小生和武打见长的「品牌」,犹有尝试空间。
PAR / 第285期 / 2016年09月号
框架里的记忆
一个「制式化」的剧本已属难得,更难得的是《我记得……》里的五位角色竟然有如此「规格化」的「样本」人生!起心动念皆毫无悬念地走到落幕,这就是导演将舞台场景设计成「框架」的原因吗?因为导演自始至终都没有跳脱出困住自己「僵化」的角色「样本」思维模式!於是他用「框架」来呈现场景,用「框架」来告诉观看者:「对!我就是被困在了刻板角色的印象思维中!」
PAR / 第285期 / 2016年09月号
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
明华园的《散戏》以文学为底本,拓展出歌仔戏跳脱以往的框架来,这或许可看作明华园新的里程碑,也是歌仔戏在剧场里崭新的一页。那本栖於百姓之家的梁上燕子,或许正如同那不断旋转的舞台一般,终有重回庙堂的一天!
PAR / 第281期 / 2016年05月号
Silence
「你的沉默是战争的机器!」我们的无声,推波助澜地茁壮了那些本该被发指的罪行。正如同珂黛莉亚的沉默,喂养出她两个姐姐无尽的欲望一般。「沉默就是赞同!」导演让珂黛莉亚贴上的黑色胶布,其实正牢牢地贴在我们这群在台下观看者的良心上!
PAR / 第276期 / 2015年12月号
不尽深刻的政治婚姻
唯有掌握这段婚姻的核心,从政治出发才能真正深化人物,即文成使命——吐蕃和平,与唐亲善,表现在戏里是对吐蕃两次向外征战(象雄与吐谷浑)的战事见解。编剧虽曾两度提及,但力犹未逮。一次是感情戏令人物塑造偏离方向,第二次用类似民粹激情和粗暴简化理由否定女子干政举动,同时造成部分角色性格前后差异过大。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号
彼岸花
子供巨人剧团选择以死者的视角作为开场,在看似无关的人、事、物、语中,勾勒中佛教业力的轮回与执著。由是演员们重复性的出现「何时还能再见面?」、「在那片荒野。」、「在那个连话语都被剥夺、吹著海风的地方。」等台词,这也表现出无论存亡,其实我们都对这人世间存有极深的执念,而那片荒野,也就如同「彼岸」,是个只能遥想却达到不了的地方。
PAR / 第275期 / 2015年11月号
满地错摘的花
揭起的桌几,道尽机关及密语,状态皆自那个时间点回溯,重回起点的片段与零碎。而一切都明白了。那隐伏於中的,正是彼此横跨、相互关系的证明。自中散发出的白光,诡谲的像恒常一般,丝毫不为他煞然的到来感到抱歉。剧目迅即回到初始,呼应著个体间的破坏与毁离。最终一切都敞开摊著,日光已现,魔力消退。
PAR / 第274期 / 2015年10月号
是谁偷了我们的青春?
舞台风扇具现为时间之轮,无情地推移,在上半场我们目睹剧中人物交错於情节之中,下半场见证生命更深的起伏莫测。角色/演员在命运几近透明之际,反身与观众以对,一个个聚集下舞台望向前方,翻转被观看者的地位,无言之中却有著最深刻的回眸。
PAR / 第272期 / 2015年08月号
单音的帝王论
本戏选择秦始皇身世、求人才可否与中原大业等故事,呈现铁血断腕的权谋机心,虽不避史书曾批评处,而在导演手法与舞台、影像技术辅助下,隐然将其人翻转成巨大的帝国投影,却难掩无以为继的动机和单一帝王论。只能说面对任何追求伟大的单一论述,我们都该「理性胜过感性」(本戏剧末投影形容始皇的文字),小心思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