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活志

PAR / 第303期 / 艺@展览

老而弥新的艺术未来式

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的台湾,对乐龄人口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想像?近期高雄市立美术馆的「国际货柜艺术节」与「老而弥新」设计展,即从此出发探究高龄者的创意可能。前者以「银闪闪乐园」为题,在廿多个「退役」的货柜里,统合建筑、设计、艺术、生活等面向,呈现对高龄生活的想像;后者则从老化、认同、居家、社群、工作、行动力这六项子题,分别呈现别具巧思的设计计画。

PAR / 第303期 / 艺@电影

星光熠熠 新人生猛

今年的金穗奖来到第四十届,有不少已经获金马肯定的导演也回锅参赛,让一般组作品显得星光熠熠;但相较於一般组入围作品的平淡,学生组的作品不但丰富多元且竞争激烈,不但有警匪类型的逼真,也有科幻预言的残酷,新生代创意的生猛有力令人不容忽视。

PAR / 第303期 / 艺@CD

弦乐的「跨时空」之美

弦音不辍,只是随时空而变化。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历经多少音乐家诠释,来到低音提琴家傅永和手中,又翻转出另种景致。而曾让巴赫重新「出土」的孟德尔颂,自己也留下精采的四重奏乐章,在新一代四重奏团队——阿罗德四重奏手中,成为该团征战各大比赛与录制首张专辑的内容首选。弦乐的跨时空之美,透过两张精采专辑,继续流传……

PAR / 第302期 / 艺妙人物事

择一事、终一生 情系故乡、泥土香 瓷林董事长林光清

七八岁起就跟父亲开始学陶艺,瓷林董事长林光清与泥土就是有那么一份浓得化不开的缘分,也因此让他深入陶艺世界,追求精致的泥土艺术。而对美的追求不限於此,他把对艺术与家乡土地的爱化入泥土,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创作,也把这份爱带回家乡,积极参与苗栗家乡「芦竹好采头艺术祭」,除了装置艺术也邀请表演团队到场演出,给予家乡一份永远的祝福……

PAR / 第302期 / 专题

现实+虚构=现实?! 当纪录片再次与剧场相遇 海笔子与他们的帐篷人生

撑起帐篷,一起创造一种场域, 那里是不被规则与习惯捆绑, 可以对话的地方。   不完全因帐篷有了内外之别: 反正外面的世界是座更大的帐篷, 就靠篷内的他们紧密合作, 以各自的方式协助涉入参与, 也将他人加进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让人停留、为了锻练想像、 为了两种身分、为了脱开困惑, 他们与不同时期的海笔子, 在人生的各种阶段相遇。   相遇在不惯性思考的帐篷, 相处且容纳著人事物间的有机, 把现实虚构之后又带回现实, 在这个想像力的避难所里, 当纪录片与帐篷相遇, 电影只是中点并非完结, 如同革命或抗争永无止境, 只能不断探问哪里可以改进, 为何难以前进……

PAR / 第302期 / 艺@展览

走进工作室 来看创作的诞生

艺术家郭奕臣近期推出的个展「STUPIN.ORG」,将展场规划成免费的「驻村」空间,让艺术家、评论人在此工作交流,观众则是观看创作者的工作状态和创意衍生的过程。郭奕臣认为,工作室不仅是艺术家产出作品的场域,更是灵感来源的聚集地,创作的过程也是作品另一面不可见的内容。

PAR / 第302期 / 艺@电影

奥斯卡点点名 猜猜谁胜出?

二○一八奥斯卡奖将於三月四日颁奖,颁奖之前,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因此二月成了还未在台湾放映过的入围片兵家必争时期,一来碰上过年,二来放映期有可能因为获奖而话题继续上映延烧。从一月底宣布的奥斯卡入围名单可见,金球奖获奖名单及各城市影评协会、工会、独立电影奖的提名前哨战,已预告了几部话题大片的命中率十之八九。

PAR / 第302期 / 艺@CD

收藏圣堂纯净之声

成立於一九六八年的「国王歌手」合唱团,多年来都以纯粹的声音艺术风靡全球乐迷,即便历经成员更迭,依然不改初衷。为庆祝成团五十年,他们发行了《荣耀时刻》纪念专辑,收录多样且以往专辑内未曾收录过的六十首歌曲,还附上一支纪念随身碟存有该团有过的精采轨迹,让人打开这套专辑,就像打开压箱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