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编辑精选 PAR Choice
艺号人物 People
焦点专题(一) Focus
- 从古典、摇滚到爵士 缺他不可的爵士低音提琴大师 克里斯汀.麦克布莱 笑傲音乐江湖 / 文字 沈鸿元 爱乐电台「台北爵士夜」主持人 / 28
- 打开声音新视野 最in的摇摆时刻 在音乐厅内 与精湛相遇 / 文字 林琬千 旅德音乐学者 / 32
- 台湾「爵士力」尽情奔放 北欧精灵带来清凉 在户外广场上 不分你我畅快同欢 / 文字 李秋玫 / 34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2016-2017新乐季抢先报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7
- 英国、美国 政经局势诡谲节目保守 老指挥家坐镇安定票房 / 文字 王世强 爱乐电台节目主持人 / 38
- 德国、奥地利、法国 现代曲目增加分量 世代交替走马换将 / 文字 邱秀颖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音乐学硕士 / 42
- 香港、新加坡 总监领军逢十遇五 各团欢庆争奇斗艳 / 文字 林采韵 资深乐评人 / 46
- 国家交响乐团 璀璨经典不断电 澎湃欢庆而立年 / 文字 李秋玫 / 50
-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 多元曲目精采名家 小巧歌剧老少通吃 / 文字 蔡永凯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博士 / 52
- 国立台湾交响乐团 挑战马勒迈大步 台湾文学入乐来 / 文字 张皓闵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 / 56
- 高雄市交响乐团 传奇音乐家族现身 小号名家精湛炫技 / 文字 张伟明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博士生 / 60
- 台北市立国乐团 舞乐多元同庆 丰富跨界齐欢 / 文字 廖诗昀 音乐工作者 / 62
- 高雄市国乐团 兼容传统与现代 致力播洒音乐种籽 / 文字 杨懿惟 / 66
- 台湾国乐团 让青春站上舞台 让「台湾」声声入耳 / 文字 李秋玫 / 68
即将上场 Preview
演出评论 Review
企画特辑 Special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让现实走进剧场,当流离搬上舞台 挑战真实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76
- 认识「纪录剧场」 八个问题领进门 / 资料整理 廖俊逞 / 78
- 德国纪录剧场代表之一 里米尼会议纪录 「生活专家」演出 打破现实认知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学表演艺术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IRC)研究会员 / 80
- 德国纪录剧场代表之二 恪辛尔 打开黑盒摊文件 给你一次历史探险之旅 / 文字 林冠吾 / 82
- 德国纪录剧场代表之三 弗尔克.洛胥 广查民意编入戏 歌队挺弱势 / 文字 林冠吾 / 84
- 是建立在苦难上的艺术,还是最佳的慈善公益? 德国当代剧场的难民课题 / 文字 林冠吾 / 86
- 以挑衅的幽默 抚平历史伤痕 柏林当红导演雅叶.洛能的戏剧特色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学表演艺术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IRC)研究会员 / 90
- 专访《共同境地》导演 雅叶.洛能 在剧场中探索真实与虚幻的界线 / 文字 林冠吾 / 94
话题追踪 Follow-ups
- 专访比利时资深表演艺术策展人 弗莉雅.蕾森 我们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桥梁 / 文字 贡幼颖 / 98
- 筚路蓝缕为艺术家铺路,未来铺向何方? 国艺会「廿周年回顾与前瞻论坛」侧记 / 文字 陈茂康、黎家齐 / 102
焦点专题(二) Focus
- 翻新内在美 国家戏剧院休馆UPGRADE!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07
- 我们开了好的公路,就看艺术家怎么飙 访国家两厅院艺术总监李惠美 / 采访 黎家齐 文字整理 张慧慧 / 110
- 三项目翻新改造 戏剧殿堂重回青春 / 文字 张慧慧 / 112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白脸的克拉普 贝克特的意象剧场 在澳门看罗伯.威尔森《最后的录音带》 / 文字 张慧慧 / 118
- 诠释《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 剧场中轻盈的重量 德国剧场大师彼得.胥坦首访贝克特 / 文字 王世伟 巴黎第三大学剧场艺术博士 / 122
艺视窗 News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 专栏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