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编辑室报告 Editorial
专栏 Columns
- 演员的库藏记忆
- 讲古X舞思舞想
- 一字一剧场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艺号人物 People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永恒的同志神话《孽子》Crystal Boys 2014剧场版幕后特辑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26
- 从小说到剧场的《孽子》 见证台湾文化演进的奇异旅程 / 文字 但唐谟 台大戏剧硕士,影评人,OKAPI网站专栏作者 / 28
- 同志文学与剧场 从边缘回到主舞台 / 文字 李屏瑶 / 31
企画特辑 Special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原著自述 《孽子》的三十年变奏 / 口述 白先勇 整理 李玉玲 / 36
- 导演诠释 在经典的文本里做出新的味道 / 口述 曹瑞原 整理 李岳 / 40
- 黑暗王国里的苦口婆心 唐美云 变回女儿身巧扮杨教头 / 文字 陈淑英 / 44
- 非常纤细,非常敏感 莫子仪 张起苍鹰之翼说青春鸟故事 / 文字 陈淑英 / 45
- 一往情深的代价 吴中天 大火快炒的龙子 / 文字 陈淑英 / 46
- 抓不住的狂野 张逸军 绸吊飞舞阿凤的传奇 / 文字 陈淑英 / 47
- 排练侧记 青春鸟们的足迹是对现今世界的一道祝福 / 文字 李岳 / 48
即将上场 Preview
演出评论 Review
回想与回响 Echo
新锐艺评 Review
焦点专题(一) Focus
企画特辑 Special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2013表演艺术回顾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80
- 现象观察1:盘点地下管线后,文化部的下一步? 在新旧震荡之间 寻找文化新局 / 文字 于国华 表演艺术联盟理事长 / 82
- 现象观察2:新舞台吹起熄灯号!? 抢救艺术地标 商业与文化继续拉扯 / 文字 李玉玲 / 84
- 现象观察3:李国修辞世,屏风表演班休团 灵魂人物陨落 说承继太沉重? / 文字 汪宜儒 艺文媒体工作者 / 86
- 现象观察4:贴近土地、深入城市的剧场 创作脚踏泥土 寻索「心的距离」 / 文字 吴思锋 剧场工作者 / 88
- 现象观察5:新作搬演云涌,读剧蔚为风潮 於是,重返「剧作家年代」? / 文字 王友辉 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 90
- 现象观察6:视觉艺术人才带来剧场新向度 材质转换剧场空间 编创突破混种定义 / 文字 周伶芝 / 94
- 现象观察7:「微型剧场」的空间与创作思考 城市的临时恶所 让观众快乐「参与游戏」 / 文字 郭亮廷 文字工作者 / 96
- 现象观察8:小品音乐剧缤纷展现 热情之声不受限 困境带来更多可能性 / 文字 白斐岚 剧场工作者 / 98
- 现象观察9:新编戏曲触角广 题材创新不设限 新生代接棒尚迢遥 / 文字 刘美芳 复兴高中戏剧班教师 / 100
- 现象观察10:「服贸」是福是祸?「审批」大石挡路? 中国市场广大 想进入得跨越「禁区」 / 文字 林采韵 艺文媒体工作者 / 102
- 陈武康 「舞」迈入十年 名扬国内外将登大舞台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04
- 李铭宸 日常物件打造奇观 开创剧场新美学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06
- 吴曜宇 初次比赛一鸣惊人 聪慧潜质前途看好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108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寻找当代英雄群像 2014香港艺术节预览 / 文字 耿一伟 台北艺术节艺术总监 / 110
- 唤醒春天 唤醒现代 莎夏.瓦兹新编《春之祭》 / 文字 沈岁 / 114
- 《全民披萨》 反讽共产北韩 在南韩首尔艺术市集看金S剧场影像实验作品 / 文字 黄晴怡 艺文工作者 / 116
- 世界的另一角 欧洲即兴音乐节初探 / 文字 李世扬 即兴钢琴家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