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藝號人物 People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永恆的同志神話《孽子》Crystal Boys 2014劇場版幕後特輯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26
- 從小說到劇場的《孽子》 見證台灣文化演進的奇異旅程 / 文字 但唐謨 台大戲劇碩士,影評人,OKAPI網站專欄作者 / 28
- 同志文學與劇場 從邊緣回到主舞台 / 文字 李屏瑤 / 31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原著自述 《孽子》的三十年變奏 / 口述 白先勇 整理 李玉玲 / 36
- 導演詮釋 在經典的文本裡做出新的味道 / 口述 曹瑞原 整理 李岳 / 40
- 黑暗王國裡的苦口婆心 唐美雲 變回女兒身巧扮楊教頭 / 文字 陳淑英 / 44
- 非常纖細,非常敏感 莫子儀 張起蒼鷹之翼說青春鳥故事 / 文字 陳淑英 / 45
- 一往情深的代價 吳中天 大火快炒的龍子 / 文字 陳淑英 / 46
- 抓不住的狂野 張逸軍 綢吊飛舞阿鳳的傳奇 / 文字 陳淑英 / 47
- 排練側記 青春鳥們的足跡是對現今世界的一道祝福 / 文字 李岳 / 48
即將上場 Preview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新銳藝評 Review
焦點專題(一) Focus
企畫特輯 Special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 2013表演藝術回顧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80
- 現象觀察1:盤點地下管線後,文化部的下一步? 在新舊震盪之間 尋找文化新局 / 文字 于國華 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 / 82
- 現象觀察2:新舞臺吹起熄燈號!? 搶救藝術地標 商業與文化繼續拉扯 / 文字 李玉玲 / 84
- 現象觀察3:李國修辭世,屏風表演班休團 靈魂人物隕落 說承繼太沉重? / 文字 汪宜儒 藝文媒體工作者 / 86
- 現象觀察4:貼近土地、深入城市的劇場 創作腳踏泥土 尋索「心的距離」 / 文字 吳思鋒 劇場工作者 / 88
- 現象觀察5:新作搬演雲湧,讀劇蔚為風潮 於是,重返「劇作家年代」? / 文字 王友輝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90
- 現象觀察6:視覺藝術人才帶來劇場新向度 材質轉換劇場空間 編創突破混種定義 / 文字 周伶芝 / 94
- 現象觀察7:「微型劇場」的空間與創作思考 城市的臨時惡所 讓觀眾快樂「參與遊戲」 / 文字 郭亮廷 文字工作者 / 96
- 現象觀察8:小品音樂劇繽紛展現 熱情之聲不受限 困境帶來更多可能性 / 文字 白斐嵐 劇場工作者 / 98
- 現象觀察9:新編戲曲觸角廣 題材創新不設限 新生代接棒尚迢遙 / 文字 劉美芳 復興高中戲劇班教師 / 100
- 現象觀察10:「服貿」是福是禍?「審批」大石擋路? 中國市場廣大 想進入得跨越「禁區」 / 文字 林采韻 藝文媒體工作者 / 102
- 陳武康 「驫舞」邁入十年 名揚國內外將登大舞台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04
- 李銘宸 日常物件打造奇觀 開創劇場新美學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06
- 吳曜宇 初次比賽一鳴驚人 聰慧潛質前途看好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108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尋找當代英雄群像 2014香港藝術節預覽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110
- 喚醒春天 喚醒現代 莎夏.瓦茲新編《春之祭》 / 文字 沈歲 / 114
- 《全民披薩》 反諷共產北韓 在南韓首爾藝術市集看金滉劇場影像實驗作品 / 文字 黃晴怡 藝文工作者 / 116
- 世界的另一角 歐洲即興音樂節初探 / 文字 李世揚 即興鋼琴家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