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象手记NOTE OF PHOTOGRAPHER
表演赋比兴
焦点
- 新加坡当代戏剧巨匠 郭宝昆 / 文字 柯思仁(特约撰述) / 11
- 实践剧场简介 / 文字 柯思仁(特约撰述) / 13
- 殉道者的备忘录 看历史剧《商鞅》的悲剧高度 / 文字 孙瑞青(特约撰述) / 14
研习营
台前幕后
艺术节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二???回眸「艺」瞥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3
- 意义的重新定位 综论表演艺术在二十世纪的共同变局 / 文字 南方朔(文化评论家) / 34
- 史观的解构与重塑 女性主义表演史的书写及影响 / 文字 周慧玲(中央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 38
- 设备与观念的革新 剧场科技百年蜕变 / 文字 王孟超(舞台设计工作者) / 43
- 二十世纪表演艺术大事记 戏剧篇 / 综合整理 石婉舜(本刊编辑) / 45
- 意识形态的实验与实践 二十世纪的政治剧场与剧场政治 / 文字 陈正熙(国立台湾戏曲专科学校剧场艺术科主任) / 48
- 艺术元素的重组与再制 二十世纪剧场的跨界表演活动 / 文字 安原良(本刊编辑) / 54
回想与回响 Echo
- 跨越时空的东西交流 中法合作版《梨园幽梦》法国巡演 / 文字 程于?(特约采访) / 60
- 小艇歌剧院小档案 / 文字 程于?(特约采访) / 61
- 在表演工场唱「独角戏」 记「一支独秀――临界点八女二男的独角戏」 / 文字 于善禄(文字工作者) / 62
- 舞踏,昨日渐行暗去的身影 再看永子与高丽的表演有感 / 文字 王墨麟(资深戏剧、舞蹈评论者)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