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表演賦比興
焦點
- 新加坡當代戲劇巨匠 郭寶崑 / 文字 柯思仁(特約撰述) / 11
- 實踐劇場簡介 / 文字 柯思仁(特約撰述) / 13
- 殉道者的備忘錄 看歷史劇《商鞅》的悲劇高度 / 文字 孫瑞青(特約撰述) / 14
研習營
台前幕後
藝術節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二〇〇〇回眸「藝」瞥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3
- 意義的重新定位 綜論表演藝術在二十世紀的共同變局 / 文字 南方朔(文化評論家) / 34
- 史觀的解構與重塑 女性主義表演史的書寫及影響 / 文字 周慧玲(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 38
- 設備與觀念的革新 劇場科技百年蛻變 / 文字 王孟超(舞台設計工作者) / 43
- 二十世紀表演藝術大事記 戲劇篇 / 綜合整理 石婉舜(本刊編輯) / 45
- 意識形態的實驗與實踐 二十世紀的政治劇場與劇場政治 / 文字 陳正熙(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劇場藝術科主任) / 48
- 藝術元素的重組與再製 二十世紀劇場的跨界表演活動 / 文字 安原良(本刊編輯) / 54
回想與回響 Echo
- 跨越時空的東西交流 中法合作版《梨園幽夢》法國巡演 / 文字 程于珉(特約採訪) / 60
- 小艇歌劇院小檔案 / 文字 程于珉(特約採訪) / 61
- 在表演工場唱「獨角戲」 記「一支獨秀──臨界點八女二男的獨角戲」 / 文字 于善祿(文字工作者) / 62
- 舞踏,昨日漸行暗去的身影 再看永子與高麗的表演有感 / 文字 王墨麟(資深戲劇、舞蹈評論者)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