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缝补一页舞台服装史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4
- 你们的演出,需要我们的针线 台湾老字号表演服装公司及戏鞋师父李玉修 / 文字 杨纯?(特约撰述) / 5
- 虚构的角色,?实的衣装 服装设计师吕芳智、林[如、靳萍萍、蔡毓芬 / 文字 杨纯?(特约撰述) / 10
- 穿什么?有关系! 舞蹈服装秀座谈会 / 纪录整理 郑旭芬 / 15
焦点
- 环境剧场加「跨文化」表演 《奥瑞斯提亚》剧场初探 / 文字 周慧玲(纽约大学表演?究所博士候选人) / 22
- 从理察.谢喜纳的「表演工作坊」寻找扮演角色的可能性 / 文字 黄尹莹(纽约大学表演?究系硕士班) / 22
- 武戏文做《双枪陆文龙》 兼谈杨丽花与电视歌仔戏 / 文字 李惠美(特约撰述) / 30
- 以色列人的「备忘录」 奇布兹现代舞团和以色列舞蹈场景 / 文字 吉尤拉.马诺(Giora Manor)(以色列舞评) / 33
- 「丝路」点滴 甘肃敦煌艺术剧院演出《丝路花雨》 / 文字 郭晓华(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中国舞?师) / 36
- 一双兼具诗意、理性的手 阿胥肯纳吉二度来台 / 文字 杨沛仁(音乐文字工作者) / 38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台湾京剧的再过渡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41
- 花落莲成,「国光」采子 回顾三军剧队??国光剧团的来时路 / 文字 贡敏(资深剧评人) / 42
- 竞赛戏和我的因缘 / 文字 王安祈(?华大学中文系?授) / 44
- 一探科班?育 / 文字 魏子云(戏剧学者) / 48
- 红氍毹上的旧羽新知 访徐露、朱陆豪、柯基良 / 文字 胡惠祯(本刊编辑) / 52
台前幕后
新秀登场
光复50周年
艺术节
里程碑
演出评论 Review
专栏 Columns
- 期待有线电视里的表演艺术 / 文字 黄碧端(国立?南大学语文研究中心主任) / 93
- 台湾需要什么样的社区剧场? / 文字 邱坤良 (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 / 94
- 歌声喑哑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 / 文字 黄志全(资深文化新闻工作者)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