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艺术节
焦点
- 优人的身体 东方的大自然 / 文字 刘静敏(优剧场艺术总监) / 20
- 娃儿唱大戏 中国少年京剧艺术团登台 / 文字 王海波(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 / 23
- 雏凤?於老凤 先睹为快看少年演京剧 / 文字 贡敏(资深剧评) / 24
- 夕照白玫瑰 欢迎芙蕾妮与乔洛夫 / 文字 庄裕安(医生、音乐文字工作者) / 26
特别企画(一) Feature
- 新音乐时代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31
- 用耳?读音乐 音乐图书出版立体化 / 文字 徐淑铃(文字工作者) / 32
- 「有线」尝试,「无线」远景 开发广播、电视新媒介 / 文字 钱丽安(本刊编辑) / 34
- 「台北爱乐」十月热闹上市 / 文字 钱丽安(本刊编辑) / 36
- 捕捉音乐的画面 音乐导播及幕后工作 / 文字 钱丽安(本刊编辑) / 38
- 台湾第一位专业音乐导播 / 文字 徐淑铃(文字工作者) / 40
新秀登场
系列专题
回想与回响 Echo
- 重回心灵深处 忆起伤健共舞的演出经验 / 口述 梁明勋(台北市脊髓损伤协会总干事) 整理 陈品秀 / 53
- 舞作的两性议题与编舞者的认同 从组合语言舞团的《河界》谈起 / 文字 吴士宏(政大心理学硕士) / 55
- 皮影戏剧场的圣与俗 / 文字 王墨林(身体气象馆负责人)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