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藝術節
焦點
- 優人的身體 東方的大自然 / 文字 劉靜敏(優劇場藝術總監) / 20
- 娃兒唱大戲 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登台 / 文字 王海波(廣播戲曲節目主持人) / 23
- 雛鳳淸於老鳳 先睹為快看少年演京劇 / 文字 貢敏(資深劇評) / 24
- 夕照白玫瑰 歡迎芙蕾妮與喬洛夫 / 文字 莊裕安(醫生、音樂文字工作者) / 26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新音樂時代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31
- 用耳朶讀音樂 音樂圖書出版立體化 / 文字 徐淑鈴(文字工作者) / 32
- 「有線」嘗試,「無線」遠景 開發廣播、電視新媒介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34
- 「台北愛樂」十月熱鬧上市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36
- 捕捉音樂的畫面 音樂導播及幕後工作 / 文字 錢麗安(本刊編輯) / 38
- 台灣第一位專業音樂導播 / 文字 徐淑鈴(文字工作者) / 40
新秀登場
系列專題
回想與回響 Echo
- 重回心靈深處 憶起傷健共舞的演出經驗 / 口述 梁明勳(台北市脊髓損傷協會總幹事) 整理 陳品秀 / 53
- 舞作的兩性議題與編舞者的認同 從組合語言舞團的《河界》談起 / 文字 吳士宏(政大心理學碩士) / 55
- 皮影戲劇場的聖與俗 / 文字 王墨林(身體氣象館負責人)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