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栏 Columns
- 愿在历史洪流中与郭宝昆重逢 「传奇未了――向郭宝昆致敬」演出后记 / 文字 辜怀群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 3
- 看见舞界「人材」的可能 白舞寺舞团《七匡乙咚》观后 / 文字 陈品秀 舞蹈文字工作者 / 5
好艺有好报
专辑(一)
- 黎海宁与神话之舞 / 文字 本刊编辑部 / 8
- 肉身书写的拼贴神话 黎海宁的《创世记》 / 文字 杨莉玲 / 9
- 从幻视体验到无力的当代身体 黎海宁《O先生家族死亡事件》观后 / 文字 王墨林 资深舞评人 / 14
- 以舞姿述说伊甸乡愁 神话、宇宙秩序与身体的文化史 / 文字 赵绮芳 国立东华大学民族文化学系助理教授 / 17
最PAR!
- 会有改变的,也许 专访萧邦钢琴大赛首奖得主李云迪 / 文字 黄俊铭 / 20
- 跳舞场中的巴尔托克 玛塔与音乐家合奏团(Mata Sebestyen and Muzsikas) / 文字 王曙芳 世界音乐制作人 / 23
- 剧之本不在,戏根著何土? 从中国大陆「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思考本土戏曲创作 / 文字 施如芳 / 27
- 「跨」一步,海阔天空? 从法国导演培松地的跨国制作《雪结》谈起 / 文字 傅裕惠 / 35
评论・震荡
影像专题
特别报导
环球舞台
回应与挑战
现象・现场
- 要重新调味,也要尊重原味 从洋人口味看「行销台湾」 / 文字 蔡振家 柏林洪堡大学音乐学博士班研究生 / 65
- 拼台兼观摩,取经求上进 乐观外台戏汇演的效应 / 文字 游庭婷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 / 68
- 在地诠释的困境 社区与博物馆观点下的《义贼廖添丁》 / 文字 李骏涛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