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PAR!
剧之本不在,戏根著何土? 从中国大陆「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思考本土戏曲创作
台湾从未认真培育过演员之外的戏曲人才,环环相扣的恶因,导致我们现在正在吞忍本土剧作成熟度不够的恶果;剧团制演大陆剧本遭质诘,答以:「上哪儿找好的本土剧本呢?」听起来也是理直气壮。对岸又添了个层级很高的「精品工程」,剧团若没有认知到本土剧作和剧种乃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大陆编剧—台湾制演」的模式只怕更要演变为台湾戏曲的常态了。
《PAR表演艺术》 第123期 / 2003年03月号
台湾从未认真培育过演员之外的戏曲人才,环环相扣的恶因,导致我们现在正在吞忍本土剧作成熟度不够的恶果;剧团制演大陆剧本遭质诘,答以:「上哪儿找好的本土剧本呢?」听起来也是理直气壮。对岸又添了个层级很高的「精品工程」,剧团若没有认知到本土剧作和剧种乃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大陆编剧—台湾制演」的模式只怕更要演变为台湾戏曲的常态了。
《PAR表演艺术》 第123期 / 2003年0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