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双舞作 何晓玫与林文中挑战极限

1+1双舞作,编舞家何晓玫(左)与林文中分别带来最新力作《假装》和《空气动力学》。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今年国家两厅院「1+1双舞作」系列,邀请编舞家何晓玫与林文中分别带来最新力作《假装》和《空气动力学》,让观众透过舞作感受剧场强大的表演穿透力。

1+1双舞作―何晓玫《假装》+ 林文中《空气动力学》

6/13  19:30  6/1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在白色的房间里,一群我们看不见的人,让我们看见了;在另一个空间,一群人的身体关节彷佛飞行机般的遨游云际。今年国家两厅院「1+1双舞作」系列,邀请编舞家何晓玫与林文中分别带来最新力作《假装》和《空气动力学》,让观众透过舞作感受剧场强大的表演穿透力。

某天,何晓玫突然发现「假装」这件事非常有趣,我们常常不经意或多多少少有假装的时刻,「假装」到底是什么?何晓玫说,假装有很多层次,一种是以假成真,从相信到变成真;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假装;一种是跟扮演不同,表演给别人看,做自己不相信的事。

「假装」是思绪和面具。面具代表欲望、地位、身分、性别、外貌吗?舞作《假装》在意识或非意识下,把舞台想像成一个房间,一群身著风衣的人在里面,看似无形却又存在,他们可以假装人、事件、身分、情绪。何晓玫表示:「房间其实是一个人脑袋的潜意识,很多事情已过去了,到了未来,你想把它丢到很远的地方,但依然存在。道具和物件都在里面,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也无法进去,所有舞台转场都在房间内进行。」布景空间设计是某种时代累积的视觉意象,混乱且多元,内心扭曲的意识投射在实体情境上。

《空气动力学》是林文中酝酿两年的新作,名称虽然属於科学范畴,实际上却是讨论人类如何抗拒地心引力的过程。从《小・结》、《慢摇・滚》到《长河》,他不断研究实验人体关节向量式与去中轴线的身体移位方式,这次融入了小时候的航空梦,将舞蹈动作与身体意象解构为一种飞行的方式,时而缓静如烟雾微尘,时而恣意翱翔,如气体奔窜地自由流动。

林文中特别与装置艺术家吴季璁合作,在试装台的排练过程中,用无数台风扇不断调整吹动角度,让塑胶布光影与舞者肢体动作,合而为一幅幅闪耀著粼粼波光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