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2《十三声》 舞唱人生百态
云门2将於明年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演出全新舞作《十三声》,透过舞者肢体呈现万华街景市井小民生存百态,一幕幕转换间,身与声交替,撞击出观众对於在地文化的尘封印象。
2016 TIFA云门2《十三声》
2016/3/11-12 19:30 3/13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云门2艺术总监郑宗龙继《在路上》与《来》以民间祭仪融入舞作后,明年将於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演出的全版舞作《十三声》,主题回到儿时成长的记忆,透过舞者肢体呈现万华街景市井小民生存百态,一幕幕转换间,身与声交替,撞击出观众对於在地文化的尘封印象。
《十三声》编舞灵感来自郑宗龙曾听母亲叙述万华一位传奇卖艺声优,能唱歌、能跳舞、能卖药,常以忽男忽女、幼声老嗓的一人剧团,诠释古今佚事与乡野趣谈,人称「十三声」。
「前阵子回到八岁开始在剥皮寮附近摆地摊叫卖拖鞋的地方,旁边卖袜子的阿伯还在卖,身上穿的衣服跟以前一样,只是从在地上卖变成有了桌子,我全身起鸡皮疙瘩。」郑宗龙表示,从小看到这里乞丐、流氓、游民、摊贩等人的各种样貌,再跟妈妈说的故事做连结,变成这次的舞作。
这次编舞,郑宗龙特别找来音乐人林强配乐,他不用音乐原本的逻辑和科技思考,而是以感觉、氛围,以及「从我是谁、跟我将来到哪里去」的概念创作。「我很相信缘分,」林强说:「在创作《十三声》音乐时,也很随缘。」如同郑宗龙十五岁首次编舞,搭配的歌曲就是林强的台语歌〈春风少年兄〉,一切都是缘分。
另外,郑宗龙也邀请剧场鬼才蔡柏璋教导舞者「嚎叫」,使用身体各部位吟诵、哼唱,在那卡西电子乐声中,转绎出街上常民奋力求生的姿态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