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酷集剧场」登台 布袋戏与京剧合力上演

周佑名向乡土取经,向内心叩问,创作《欲海波澜》,打造属於自己的表演剧场,制造更多感动与经典。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酷集剧场」第二波节目登场,邀集台南西港地区布袋戏班第四代接班人周佑名与京剧演员刘稀荣分别带来《欲海波澜》和《戏中人》,为实践个人梦想跨出一大步。

2016酷集剧场《戏中人》&《欲海波澜》

12/8  19:30   12/11  19:30

台泥大楼士敏厅

INFO  02-2567-5660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酷集剧场」第二波节目登场,这次邀集台南西港地区布袋戏班第四代接班人周佑名与京剧演员刘稀荣分别带来自编自导自演作品《欲海波澜》和《戏中人》,为实践个人梦想跨出一大步。

周佑名继承布袋戏家业,自二○○五年成立「清华阁周佑名掌中剧团」至今,一方面保存家学传统,另一方面则不断创作。清朗俊逸的他,一开口竟是充满江湖味的侠义腔调,不仅出口成章,并讲求对仗押韵,俨然藏镜人、史艳文真人版。

《欲海波澜》是周佑名经过长时间田野调查,考证当地的刈香文化,一一复刻神将脸谱应用在戏偶身上,「这是一场神、人与妖的跨界审判,考验神格的标准、人性的真实及妖的无奈。」周佑名认为,现今社会正义公理不断被讨论,观众不妨从传统故事的善恶判定中今视昔,必定有另番滋味。

近年逐渐转换至教学之路,为传承戏曲功法与表演经验而努力的荣华表演艺术工作坊发起人刘稀荣,历经一场重伤沉潜数年后,创作了《戏中人》,从一九六○年代繁华的大稻埕切入,结合了他习艺、从艺的背景,可算是他半部自传。

刘稀荣见证了京剧演出量最盛的时期,甚至还跨足影视从事武打设计,合作过许多知名电影。「这出戏绝不只是我个人的絮絮碎语。」刘稀荣说,戏中况味何尝不也是你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