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湾歌仔」遇见「台客武侠」 跨界音乐剧《侠猫》侠义登场
继《散戏》之后,明华园总团再度与故事工厂新锐导演黄致凯合作推出《侠猫》,将台湾史上最具规模的抗日事件搬上舞台,以台湾的语言、戏剧搬演在地故事。
明华园戏剧总团正港台客武侠《侠猫》
文化部文学跨界徵选补助巡演场次
1/20-1/21 台南新营文化中心
1/26-1/27 高雄大东文化艺术中心
3/23-3/24 屏东艺术馆
4/14-4/15 嘉义市文化局音乐厅
邀演场次
2/2-2/4 台北台湾戏曲中心
4/21-4/22 台中国家歌剧院大剧院
INFO 02-23062121
继《散戏》之后,明华园总团再度与故事工厂新锐导演黄致凯合作,推出由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文学跨界推广徵选计画」补助跨界的剧作《侠猫》,此剧以「台客武侠」创始人施达乐「国家出版奖」得奖作品《小猫》为蓝本,融入明华园擅长的「歌仔戏」、「武戏场面」,将台湾史上最具规模的抗日事件搬上舞台,并特别邀请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琼玲加入编剧行列,以台湾的语言、戏剧搬演在地故事。
《侠猫》以一百多年前清朝甲午战败后,日本接管台湾之际为故事背景,在军事领袖、商人、知识分子纷纷倡议降日的环境氛围中,台湾最南端的屏东出现一位立志做「大尾鲈鳗」的林少猫,误打误撞成为义军首领,用民间团练的宋江阵、客家流民拳对抗日本新式陆军,日军屡被林少猫不按牌理出牌的战略打败,成为「台湾抗日第一猛」。
黄致凯表示,这次的制作定调在「台客武侠剧」,一般提到武侠戏会联想到金庸、古龙小说里各种飞檐走壁的招数,但《侠猫》从抗日义士林少猫保乡卫土的精神出发,是贴近台湾历史、根植於台湾土地的武侠精神。整出戏有不少武打场面,像是以宋江阵抵抗日军,村民们摆出阵势「枪刀巷」,一片刀密如林,虽然都是竹竿、镰刀、菜刀等农具所组成,但防卫却非常森严,让日本人伤透脑筋。
这次的演员阵容除了明华园总团青年军陈子豪、李郁真、晨翎、周淳安,还有现代剧演员郭耀仁、黄一嘉、林东绪、林伯龙及流行歌手锦雯、管罄等唱作俱佳的表演人才跨界同台飙演,剧中使用台语、客语、日语还原历史场景,更是演员的语言能力大考验。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8年1月号「编辑精选」〈用台湾歌仔戏 演台湾历史武侠戏 明华园戏剧总团《侠猫》〉;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