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一点都不难 八位台湾编舞家教你如何近距离接触舞蹈

「翻转空间」系列编舞家林依洁作品《该死的十字路口》演出片段。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深耕推广现代舞多年的三十舞蹈剧场团长吴碧容,携手台湾八位编舞家与华山1914文创园区合作,推出「相遇舞蹈节」,为期十四天,邀请观众一同体验各具风格的舞蹈作品。

2018相遇舞蹈节

议题关照—张惠妮/赖思颖+谢佩珊

3/22  19:30  3/25  14:30

注目新人—许程崴+张国韦+汪秀珊+林俊余

3/23  19:30  3/24  14:30

翻转空间—杨乃璇/小事制作+林依洁

3/24-25  19:30

肢体工作坊暨剧场体验  3/12-18

台北  华山1914文创园区东3馆乌梅剧院

INFO  02-29245475

深耕推广现代舞多年的三十舞蹈剧场团长吴碧容,三月携手台湾在地、年龄横跨廿五至四十岁的八位编舞家,与华山1914文创园区合作,推出「相遇舞蹈节」,为期十四天,邀请观众一同体验各具风格的舞蹈作品。

台湾舞者近年不断在国际间发光发热,如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舞者简佩如、阿喀朗.汗舞团舞者简晶滢,分别获得纽约贝西奖(The Bessie Awards)「最佳表演者」及英国最负盛名的舞蹈奖项「国家舞蹈奖」(National Dance Awards),在在显示出台湾不缺乏优秀的舞蹈工作者,缺乏的是一个能尽情跳舞的舞台。因此,吴碧容首次邀集八位台湾编舞家,策画「议题关照」、「注目新人」、「翻转空间」三大主题,让作品、舞蹈家再次有被看到的舞台。

吴碧容提到,如果有个舞蹈节能与观众来场「不期而遇」,是不是也能让大众更有机会接触表演艺术、接触舞蹈?这样的起心动念,促使了相遇舞蹈节的开始。

本次的舞蹈作品,涵盖了全新制作、新人选粹及重新发表的演出。例如:你还记得二○一五年震惊社会的高雄气爆吗?你知道当二○二五年来到,台湾每七个人中将有一人是老人吗?「议题关照」系列将聚焦社会议题,分别以高雄气爆的公安事件及长照与失智长辈的议题切入,由编舞家谢佩珊《消失的城市》及张惠妮与赖思颖共同创作《失。去》,期望用艺术的肢体语言唤起社会的关注,舞出生命的脆弱与韧性。「翻转空间」由林依洁及杨乃璇带领的小事制作两位擅长以创意玩转空间的编舞家,挑战空间限制的全新制作。

第三个系列「注目新人」则找来了四位新生代舞蹈家――勇闯爱丁堡艺术节的许程崴、擅长马戏杂耍的张国韦、运用影像投影出家族铁工厂的汪秀珊、以夏宇的诗作《野餐》作为灵感的林俊余,四位年轻编舞家从生命、人性、亲情及爱情四种成长历程,用四部十五分钟舞作选粹,唤起观众曾经有过的生活感受。

除了精采的演出节目之外,更配合肢体工作坊和演后与观众的轻松交流,邀请观众感受自己的身体语言、剧场后台体验。

【欲知更多详情,请见《PAR表演艺术》杂志2018年3月号「企画特辑」〈走入华山 与舞相遇的三种方式 2018相遇舞蹈节〉;免费下载《PAR表演艺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