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造梦者 《造梦者:潜意识剧场-河床剧团20年》
无论梦想著坠入爱河、出发旅行,我们每个人都是造梦者,编织更好的美梦。《造梦者:潜意识剧场-河床剧团20年》邀请民众参与河床剧团造梦的过程,探索他们的创意发想,一起步入未知。
河床剧团《造梦者:潜意识剧场―河床剧团20年》
7/27-29 19:00 20:30 7/28-29 16:00
台北 诚品信义店五楼诚品画廊
INFO www.riverbedtheatre.com
无论梦想著坠入爱河、出发旅行、换新工作或是建立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造梦者,编织更新、更多、更好的美梦,推著我们向前,让我们不断超越。《造梦者:潜意识剧场-河床剧团20年》邀请民众参与河床剧团造梦的过程,探索他们的创意发想,一起步入未知。
河床剧团自一九九八年在诚品敦南店发表了惊艳台湾剧场界的《锅巴》以来,已演出超过四十部前卫剧场创作。二Ο一三年,河床剧团以「开房间计画」与诚品画廊首度结缘;二Ο一八年,延续这样的缘分,在诚品画廊为观众带来创作廿周年、为期近一个月、结合现场戏剧演出与视觉艺术展览的总体艺术作品――《造梦者:潜意识剧场―河床剧团20年》。
打造能够珍藏廿年的美丽风景
过去廿年,河床剧团实验各种突破艺术领域限制的可能,积极地与各领域创作者合作,包括视觉艺术家、影像艺术家、音乐家、编舞家,甚至主厨、诗人、纪录片导演等都是河床的合作伙伴;演出的舞台也十分跨界,剧场、画廊、美术馆、旅店或城市巷弄,都留下了河床的创作足迹。河床打造过的舞台空间和机关更是五花八门:沙地、天空、海洋、汽车、货柜、迷宫或是俯瞰太空的高台,在在颠覆著观众们对於剧场的想像。
这种追求视觉及表演艺术之间创意对话的坚持,促使河床在二ΟΟ三年与好样餐厅五星级主厨合作《未来主义者的食谱》,结合饮食美学,打造融合视觉、味觉、嗅觉与触觉的感官剧场;自二Ο一一年起,更开启了全台首次只为一位观众演出的沉浸式剧场:「开房间计画」。因著丰富的视觉美感与独特的创意,也成为了第一个於台湾三大美术馆(北美馆、国美馆、高美馆)展演的剧团。在多样而丰富的艺术创作实验中,河床打破了各种既定的界线――无论是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界线、观者与表演者的界线,或梦境与现实的界线,并持续与观众一起探索这些尚未为人所知的新体验。
艺术总监郭文泰认为:「我们不是要说一个故事或提倡一个理念,而是希望提供一个氛围或感受,让观众沉浸其中。我们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希望藉著观看我们的演出,观众能够如同照镜子一样,重新看到自己,甚至是内心深处被遗忘许久的自己。」这廿年来,无论外在环境顺遂或艰难,河床剧团始终抱持同样的信念,创作著能长久留存在观众记忆中的美丽风景。
踏进河床的梦境与现实――成为造梦者
在《造梦者》的现场演出中,剧团将结合参与式计画与互动式演出,藉由演出转化空间,重新带领观众们感受自己与空间的关系,平时这个名为画廊的地方是具有美学高度的展场,但只要观众们愿意走进艺术家们的视角,所有地方都能够化身为戏剧演出的舞台,甚至潜意识中的梦境。
进到现场的观众就像踏上了《造梦者》的舞台,成为演出的一部分,与河床剧团共同完成这个作品,表演将以身体意象做为主题,带领观众们重新看到人体的雕塑性,并且以自己的身体确切地感受空间的变化。在演出过程中,每个人观看的同时也将被观看,所有人都是《造梦者》这个作品,同时也都成为了造梦者。
为了呼应「我们都是造梦者」的概念,除了戏剧演出,这次也特别规画创作观摩及创作体验。在过去的廿天里,已有不少观众参与创作体验工作坊,甚至有远从台南、花莲来参加的朋友。他们实际进入舞台工作现场,在导演的带领下与工作团队一起并肩实践,了解作品是如何发想、演变到成果的过程,参与创作过程中的各种尝试、挫败和成就。
在此期间,河床剧团也以「潜意识剧场」概念相互呼应的展览,由郭文泰身兼策展人与艺术家,邀请这廿年来合作过的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们,包括苏汇宇、何采柔、许尹龄、张恩慈、夏宇、Carl Johnson、Andrew Kaufman及诗人鸿鸿,展出他们精采的创作和手稿。
造梦的同时,观众们还可以在演出中发现不少和现场展出的作品概念相通的元素,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理解,打造属於自己的意象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