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造夢者 《造夢者:潛意識劇場―河床劇團20年》
無論夢想著墜入愛河、出發旅行,我們每個人都是造夢者,編織更好的美夢。《造夢者:潛意識劇場―河床劇團20年》邀請民眾參與河床劇團造夢的過程,探索他們的創意發想,一起步入未知。
河床劇團《造夢者:潛意識劇場─河床劇團20年》
7/27-29 19:00 20:30 7/28-29 16:00
台北 誠品信義店五樓誠品畫廊
INFO www.riverbedtheatre.com
無論夢想著墜入愛河、出發旅行、換新工作或是建立家庭,我們每個人都是造夢者,編織更新、更多、更好的美夢,推著我們向前,讓我們不斷超越。《造夢者:潛意識劇場―河床劇團20年》邀請民眾參與河床劇團造夢的過程,探索他們的創意發想,一起步入未知。
河床劇團自一九九八年在誠品敦南店發表了驚豔台灣劇場界的《鍋巴》以來,已演出超過四十部前衛劇場創作。二Ο一三年,河床劇團以「開房間計畫」與誠品畫廊首度結緣;二Ο一八年,延續這樣的緣分,在誠品畫廊為觀眾帶來創作廿周年、為期近一個月、結合現場戲劇演出與視覺藝術展覽的總體藝術作品──《造夢者:潛意識劇場─河床劇團20年》。
打造能夠珍藏廿年的美麗風景
過去廿年,河床劇團實驗各種突破藝術領域限制的可能,積極地與各領域創作者合作,包括視覺藝術家、影像藝術家、音樂家、編舞家,甚至主廚、詩人、紀錄片導演等都是河床的合作夥伴;演出的舞台也十分跨界,劇場、畫廊、美術館、旅店或城市巷弄,都留下了河床的創作足跡。河床打造過的舞台空間和機關更是五花八門:沙地、天空、海洋、汽車、貨櫃、迷宮或是俯瞰太空的高台,在在顛覆著觀眾們對於劇場的想像。
這種追求視覺及表演藝術之間創意對話的堅持,促使河床在二ΟΟ三年與好樣餐廳五星級主廚合作《未來主義者的食譜》,結合飲食美學,打造融合視覺、味覺、嗅覺與觸覺的感官劇場;自二Ο一一年起,更開啟了全台首次只為一位觀眾演出的沉浸式劇場:「開房間計畫」。因著豐富的視覺美感與獨特的創意,也成為了第一個於台灣三大美術館(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展演的劇團。在多樣而豐富的藝術創作實驗中,河床打破了各種既定的界線──無論是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界線、觀者與表演者的界線,或夢境與現實的界線,並持續與觀眾一起探索這些尚未為人所知的新體驗。
藝術總監郭文泰認為:「我們不是要說一個故事或提倡一個理念,而是希望提供一個氛圍或感受,讓觀眾沉浸其中。我們的作品如同一面鏡子,希望藉著觀看我們的演出,觀眾能夠如同照鏡子一樣,重新看到自己,甚至是內心深處被遺忘許久的自己。」這廿年來,無論外在環境順遂或艱難,河床劇團始終抱持同樣的信念,創作著能長久留存在觀眾記憶中的美麗風景。
踏進河床的夢境與現實──成為造夢者
在《造夢者》的現場演出中,劇團將結合參與式計畫與互動式演出,藉由演出轉化空間,重新帶領觀眾們感受自己與空間的關係,平時這個名為畫廊的地方是具有美學高度的展場,但只要觀眾們願意走進藝術家們的視角,所有地方都能夠化身為戲劇演出的舞台,甚至潛意識中的夢境。
進到現場的觀眾就像踏上了《造夢者》的舞台,成為演出的一部分,與河床劇團共同完成這個作品,表演將以身體意象做為主題,帶領觀眾們重新看到人體的雕塑性,並且以自己的身體確切地感受空間的變化。在演出過程中,每個人觀看的同時也將被觀看,所有人都是《造夢者》這個作品,同時也都成為了造夢者。
為了呼應「我們都是造夢者」的概念,除了戲劇演出,這次也特別規畫創作觀摩及創作體驗。在過去的廿天裡,已有不少觀眾參與創作體驗工作坊,甚至有遠從台南、花蓮來參加的朋友。他們實際進入舞台工作現場,在導演的帶領下與工作團隊一起並肩實踐,了解作品是如何發想、演變到成果的過程,參與創作過程中的各種嘗試、挫敗和成就。
在此期間,河床劇團也以「潛意識劇場」概念相互呼應的展覽,由郭文泰身兼策展人與藝術家,邀請這廿年來合作過的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們,包括蘇匯宇、何采柔、許尹齡、張恩慈、夏宇、Carl Johnson、Andrew Kaufman及詩人鴻鴻,展出他們精采的創作和手稿。
造夢的同時,觀眾們還可以在演出中發現不少和現場展出的作品概念相通的元素,以自己的方式詮釋理解,打造屬於自己的意象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