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日交流到国际发声 NSO日本巡演大阪演出现场
五月六日,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大阪交响厅落下,现场爆出如雷掌声的同时,也为NSO「来自台湾――二Ο一九日本巡演」完美划下句点,从东京、金泽到大阪三地的紧凑行程下,实为体力与能力的严苛试炼。
NSO「来自台湾—2019日本巡演」
4/30 日本 东京文化会馆(Tokyo Bunka Kaikan)
5/6 日本 大阪交响厅(Osaka Symphony Hall)
5/3-5 日本 风和绿的乐城音乐祭(Spring Green Music Festival)
五月六日,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大阪交响厅(Osaka Symphony Hall)落下,现场爆出如雷掌声的同时,也为NSO「来自台湾――二Ο一九日本巡演」完美划下句点。从东京、金泽到大阪三地的紧凑行程下,乐团在极短的时间排练、调整声响,七天内演出六套曲目与七场音乐会,实为体力与能力的严苛试炼。然而,乐团以卓越水准奏出动人乐音,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与世界顶尖乐手同一平台
在「平成」年号最后一天演出后,乐团旋即从东京前往位於石川县的金泽市,参与一年一度「风和绿之乐都音乐祭」。在拥有「小京都」称号的城市中,音乐从传统、爵士、跨界到古典……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在车站、饭店、街道、广场与美术馆舞台,音符飘扬整座城市。NSO此次的邀演,与小提琴名家基顿.克莱曼(Gidon Kremer)、鲍罗定弦乐四重奏(Borodin Quartet)、哥特堡歌剧管弦乐团(Göteborg Opera Orchestra)在同一平台,获得注目与显现高度之余,藉著演出者相互观摩与交流,更让乐团的名声不胫而走。由於主办单位刻意安排指挥与乐团的大风吹,因此,不仅音乐总监吕绍嘉与驻团指挥张尹芳分别客席哥特堡歌剧管弦乐团与金泽室内管弦乐团(Orchestra Ensemble Kanazawa),瑞士圣加仑剧院和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Michael Balke及哥特堡歌剧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Henrik Schaefer皆与NSO有精采演出。
两位指挥都是第一次与台湾乐团合作,却都有极其愉悦享受。Michael Balke说:「NSO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即使排练时间虽然不多,我所要求的声响有时也很困难,但他们都能立即反应出来。」Henrik Schaefer也肯定:「萧邦钢琴协奏曲的自由速度,对每个乐团来说都是一大考验,但NSO的音乐家非常有音乐性,能够与独奏家贴合。」去年也受邀指挥金泽市内管弦乐团的他,感受到音乐节的热情,那种没有相互较劲、没有压力欣赏音乐的欢畅感,从音乐家们身上就能体会。
不同凡响的场地 不同凡响的音响
巡演终站於大阪的音乐会,曲目从日本作曲家芥川也寸志的《为交响曲所写的音乐》揭开序幕,接著由新锐小提琴家林品任演出古典乐迷耳熟能详的孟德尔颂《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为呼应日本巡回,乐团刻意挑选作曲家江文也的《台湾舞曲》,最后以西贝流士第二号交响曲作为展现NSO实力的压轴。
大阪交响厅是日本第一个专为古典音乐演奏所建造的音乐厅,没有乐池、也没有升降舞台等多功能用途,纯粹以无暇的音响为目的。大厅座席采包围舞台的圆形剧场式设计,坐在舞台两侧上方各有座位,舞台后方也有座位能够面对指挥,看到他清楚的姿势。最重要的是,满场后两秒的残响尽善尽美,连有「指挥帝王」之称的卡拉扬带著柏林爱乐到访时,都盛赞它漂亮的声响,更以激动之情亲吻了舞台。在如此美好的场地表演,NSO尽情展露音响与观众给予的回馈,在吕绍嘉的引导下,乐团表现出更大的张力与弹性。时而将浓烈的情感以层次堆叠澎湃交织,时而微弱、甚至小到几乎无法察觉却又实际存在的力度,精准到令人屏息。最重要的是指挥给予的自由空间,让团员的独奏乐段尽情挥洒,情绪渲染整个音乐厅,也让台下观众在旋律进行中点头称是。
厚实的基底与弹性 备受赞扬
本场前往的专业人士颇多,大阪音乐大学教授本山秀毅盛赞这是一场高水准的演出,名古屋交响乐团长笛首席富久田治彦则认为乐团让音乐厅呈现了突出的氛围,对於林品任的琴艺,除了佩服外,其西贝流士的演奏更展现了独特个性与能量。在场的专业乐团经营者,还有仙台爱乐管弦乐团常务理事事业部长矶贝纯一,他透露芥川也寸志曾担任过仙台爱乐音乐总监,因此,《台湾舞曲》对他们来说相当熟悉,他表示:「通常这首乐曲在日本被演奏得规律又有力,但今天的诠释像是一幅漂亮的画作,有相当缤纷的色彩。」提及小提琴家,矶贝雀跃地说:「仙台爱乐是大赛的驻地乐团,二Ο一三年赢得仙台国际音乐大赛的林品任经常回去演奏,与其他获奖者一样,就像乐团的家人。」而对NSO的表现,他则给予极佳的评价,并如此比喻:「每个乐团有自己的特色,但NSO给我的感觉不像气泡水那样刺激,而是像Evian的纯净水质,在任何事物上自然流过。乐团的声音相当好,特别是精致的弦乐,要求非常细腻的弱音与力度,我相信指挥对这方面有特别的训练。对於管乐,则非常能够与其他声部融合,相互倾听,整体听起来就像室内乐那样一致。我认为这是个十分出色的乐团。」
旅日多年的台侨三船文彰本业虽是医师,却是音乐界重量级人物,而身为业余大提琴手的他,在年少时与吕绍嘉还曾是室内乐搭档。在音乐会后他有感而发说:「台湾人爱用『台湾之光』证明自己,但很多时候早就在世界版图里了。并非是台湾最好,而是已经属於国际等级。而林品任富有台湾人的特质,他的演奏并非仅止於炫技,而是有弹性、充满对音乐崇敬的态度。在现在这商业化的时代,这种柔软、善良的特质非常值得珍惜。」
回顾本次日巡,吕绍嘉骄傲地说:「乐团有绝对的成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展示。」一次巡演的成功并非一蹴可及,而是长年累积的厚实基底,在面对多套曲目的安排,能够团队合作、亦能在短期内适应各地音场、发挥最大潜能。在满堂喝采下,这场「跨越时代」的巡演,怎不令人给予骄傲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