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3 X 3计画》异常返响 开创国乐当代新风貌
成团五年的「三个人」创作型室内乐团(3PEOPLEMUSIC),邀请作曲家邱浩源、李元贞及刘韦志为「三个人」量身打造全新作品,将於本周五带来《3X3计画》异常返响的惊人魅力。
2018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3X3计画》异常返响
3/23 19: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演奏厅
INFO 02-33939888
成团五年的「三个人」创作型室内乐团(3PEOPLEMUSIC),邀请作曲家邱浩源、李元贞及刘韦志为「三个人」量身打造全新作品,将於本周五带来《3X3计画》异常返响的惊人魅力。
本场演出中,团长郭岷勤将带来全新创作《脉》,用音乐讲述三个人之间情感的脉动,书写三个人创团至今历经的篇章与描绘当时下的情绪,乐器运用辅助工具制造出独特的声响,如:中阮绝大时候都是「左手持笔」滑按品项演奏;筝使用右手在琴弦左右两侧来回弹奏时,以左手持调音棒同时滑动。希望透过这些媒材的介入,使音乐更趋近想像中人与人「对话」的状态。中阮演奏家潘宜彤作品《浸墨》则用京剧曲牌作为创作题材,潘宜彤认为这首作品好似「三个人」共同演出一出令人著迷的戏,三个人与三样乐器的交织,用音乐讲述各自想表达的话语,三样乐器代表著三种她所钟爱的角色――生、旦、净。他们在舞台上亮相、身影交错,为彼此圆满成一段篇章。任重的新作《掣》再次展现其描绘情境的功力,利用音乐的感染性与想像力,铺展出天气的变化。全曲分为〈云〉、〈风〉、〈电〉三首小品组曲,〈云〉以重复音型为云的移动刻画轨迹,速度缓急中单音的衔接表演出飘忽的样子,新笛於尾段以气声揭示「风」的流动。〈风〉以声响为主要核心,擦弦的声音摹绘出微风、强风与劲风的形状,曲中的重击声预兆著「电」的到来。〈电〉回归调性音乐,以快速音群和重击声表现电的姿态。
音乐会中,除了「三个人」创作全新乐曲外,也邀请三位作曲家为其编制谱曲,从其他创作的视野挖掘潜在的表演能量,突破乐器惯性的演奏技法与开发新的音色质感。如作曲家邱浩源《背灼炎天光》,灵感来自於白居易的诗作《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全曲以击乐化声响的声音元件为主,表现出土地与人紧密结合的粗犷气息;作曲家李元贞《光、物、影的二十个极短篇》作品灵感来自於该团组员的数字「三」,去年提案讨论时正逢美国的天文奇观全日食,当下体会到一种「三」的关系,便将曲名订为「光、物、影」;作曲家刘韦志《歪曲之语》――众声喧哗系列第二首,在他的观点中,东方传统乐器对比现今西方交响乐团的常规乐器,其声响相较后的「歪曲性」,即是魅力与特殊感的来源之一,这首作品,将围绕於此音响特质发展,在不借助电子或数位科技辅助下,试著使声音能更为「变态」的展现。
「我觉得若要在乐器上颠覆是比较困难的,主要还是在思想上面的颠覆。」古筝演奏家郭岷勤提到,刘韦志《歪曲之语》用西方及声响的作曲手法,加入这次的创作,在一般传统国乐不会有这样的表现方式,「传统国乐以旋律为导向,但这首作品就是以声响、张力与能量积累出来。」中阮及大阮演奏家潘宜彤表示,《歪曲之语》跳脱以往大阮的弹奏方式,在琴上装上锡箔纸与燕尾夹,制造出许多爆炸性及特殊性的声响,发出一般大阮演奏时不会出现的声响,颠覆了大家对传统国乐的想像。
记者会上第二首演奏的是任重的作品《掣》,也颠覆了传统国乐以旋律为主的架构,此曲以合声为基底,观众听起来会觉得像国乐但又不那么的国乐,有一种新意在其中。
作曲家邱浩源说,在求学过程中,寻找声音本来就是学作曲很重要的一个学科,「我的创作在透过他们示范演出的过程中,选用想要的素材与声音,询问他们有没有可能这样做,尝试后发现原来用国乐来做,也可以发现到另外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