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 探討戰爭本質與人性
六堆客家原生團隊「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在深耕客家表演藝術十五年後,今年推出原創製作《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在客家委員會大力支持下,特別邀集現代劇場資深創作及製作團隊,透過現代視角和觀點探討戰爭本質與人性。
《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
6/8 19:30 6/9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六堆客家原生團隊「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在深耕客家表演藝術十五年後,今年推出原創製作《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在客家委員會大力支持下,特別邀集現代劇場資深創作及製作團隊,透過現代視角和觀點探討戰爭本質與人性。
一八九五年,火燒庄(今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的六堆義勇軍為了保衛家國,奮力抵抗前來接收台灣的日本軍隊,但在戰力懸殊之下,全村被日軍砲彈轟炸陷入火海,最終敗退,史稱「火燒庄之役」。
哈旗鼓文化藝術團歷經長期文獻考究及文化采風,嘗試擺脫既有官方說法和文獻局限,以「文化藝術化」的實踐風格於二Ο一五年首度發表《1895火燒庄》。今年全新製作的《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邀請編劇王靖惇重新閱讀史實,加入現代敘事重新編劇,大膽採用穿越元素,巧妙堆疊出不同世代的人們在面臨現實困境時的共感,以及過程中一連串的選擇困難。
故事在一個現代的圖書館展開,五位年輕人組成的新創團隊,正設計著一款以一八九五年「火燒庄之役」為題材的桌上遊戲,他們在試玩的過程中,必須一步步為自己扮演的古人角色設身處地,做出各種抉擇;而當他們回到生活中,又要面對各自在家庭、職場、伴侶關係間遇到的種種處境。
劇中現代與古代場景並置,演員們更一人分飾兩角,穿梭在一八九五年與二Ο一九年之間。導演符宏征與李明哲以寫實為基底,以寫意穿流古今時空,從人性出發,不帶意識上的批判與論斷,偕同資深設計團隊,包括舞台劉達倫、影像葉蔭龍、音樂柯智豪、歌曲張聖潔、服裝林恒正、燈光郭建豪、舞蹈董怡芬與曾鼎凱,在客家精神意涵下,混搭無色極簡與繁複瑰麗,牽動一八九五年與二Ο一九年時空敘事與人物情感的對映穿梭。
《1895火燒庄:最終抉擇》不只在重現日治初期客家人最慘痛的一場戰役,更重要的是透過歷史跟現代對話。哈旗鼓文化藝術團團長李榮豐表示,這是哈旗鼓首次與現代劇場合作,有許多創新的嘗試,大河劇除了歷史的重現應有其更積極的意義,即是廣泛的引起共鳴,他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段歷史,鑑古知今,轉身面向所處的當下時,更有力量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抉擇。
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表示,「哈旗鼓」是客委會全力扶植的指標性團體之一,也是第一個南部六堆社團走上國家級藝術殿堂演出自己六堆故事的團隊,一八九五「乙未戰爭」是台灣重要的一頁歷史篇章,那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也是一場用生命守護價值理念的戰爭。此外,儘管客委會扶植藝文團隊不遺餘力,但對於創作則抱持著絕對尊重的態度,期待可以全然體現創作團體思維與藝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