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机器人版 探索生命本质
日本编导平田织佐再度受邀至台北艺术节演出。这次,他将与坎城影后伊莲・雅各合作,带来与大阪大学机器人剧场计画的《蜕变―人形机器人版》,继续探究人与机器之间的存在与价值。
2015 台北艺术节《蜕变――人形机器人版》
8/6~8 19:30 8/9 14:30
台北 水源剧场
INFO 02-25289580转191-199
继《三姊妹――人形机器人版》后,日本编导平田织佐(平田???)今年再度受邀至台北艺术节演出。这次,他将与坎城影后伊莲・雅各(Irène Jacob)携手合作,带来与大阪大学机器人剧场计画的第六部新作《蜕变――人形机器人版》,继续探究人与机器之间的存在与价值。
平田织佐改编知名作家卡夫卡的《蜕变》,不同於原著中男主角葛雷戈在变形后与家人渐行渐远、冷漠的关系,新版的葛雷戈成了终日卧床且无法动弹的机器人,却相对幸运地获得家人的包容,他强调,「沟通」是这出戏所要表达的核心价值。尽管《蜕变――人形机器人版》的剧情内容较原著来得温暖,但仍导引出新世代的存在寓言――劳动、战争与人的本质。
提到对原著的选择,平田织佐表示,剧本是先以机器人构思,才产生作品。最初的想法是「即使不像人类,但又有人类的情感」,於是就想到了卡夫卡的《蜕变》。
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是由曾演出电影《双面维若妮卡》、《红色情深》的演员伊莲・雅各担纲女主角。拥有丰富剧场经验,具备演员、爵士歌手等多重身分的她,在剧中饰演母亲一角。对伊莲・雅各而言,参与演出第一个面临的挑战,是不同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而本剧所要探讨的,并不只是变成机器人的男人如何面对他的家庭,更扩及当儿子变成机器人时,家庭该如何重组的议题。
伊莲・雅各说,排练过程中,她花了一些时间适应机器人的节奏,「一开始,真人演员按剧本台词排戏,并把对白录下来;两星期后,演员与机器人排戏,依循机器人说话必会停顿的节奏跟著一起改变说话节奏,幕后技术人员则在停顿间操纵机器人做动作。」她形容这个戏剧经验,「好像和一个人偶对戏」。
《蜕变――人形机器人版》剧情设定於二○四○年,伊莲・雅各认为,整出戏充满了科幻感,引领演员与观众徘徊於真实与非真实之间,但戏剧本身则始终紧扣人性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