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与《空气动力学》 如同长篇小说精髓的延伸

《空气动力学》利用超大幅塑胶布的轻透及反光特性,与舞者、影像、灯光及风场雕琢每个画面。 (张震洲 摄)
AAA
微博 微信 复制网址

编舞家何晓玫及林文中为国家两厅院「1+1双舞作」系列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假装》与《空气动力学》,有如长篇小说剧情的延续,在舞蹈里处处可见前作的影子却又不断发展出新故事。

1+1双舞作―何晓玫《假装》+ 林文中《空气动力学》

6/13  19:30  6/1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编舞家何晓玫及林文中为国家两厅院「1+1双舞作」系列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假装》与《空气动力学》,有如长篇小说剧情的延续,在舞蹈里处处可见前作的影子,却又不断发展出新故事与肢体语汇,紧扣观众心弦。

《假装》叙述何晓玫失恋朋友真实的心情故事,那位朋友用「假装」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假装」她的男友还在她的房间里,两人彼此对话互动,「那时候听了,觉得替她难过,我就想编这支舞表达对她的关心。」何晓玫发现,人有时候需要透过「假装」安慰自己,也是帮助自己的一种武器,或是一种生存的方式。

为了营造出独特的故事空间,《假装》再度邀请剪纸艺术家吴耿祯,在舞台上精心打造一个没有出口的房间,系在椅子上的气球也逃不出去。何晓玫说,她很重视图像的传达,吴耿祯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对她来说,吴耿祯有一种传统和现代的对比,「我非常喜欢对比性很大的事物,也常常喜欢把对比的东西放在一起,这是『阴』和『阳』的对照。」

她表示,这整个故事,也许是我们想像的真实世界,检视每个人内心被忽略,抑或刻意压抑的自我挣扎,将「假装」与「秘密」的关系发展得淋漓尽致。

继《小.结》、《慢摇・滚》、《长河》后,林文中《空气动力学》更加强了人体关节的流动性,而舞台设计吴季璁利用超大幅塑胶布的轻透及反光特性,与舞者、影像、灯光及风场雕琢每个画面,用科技影像刻画出人类想脱离痛苦、群体、束缚及心中对自由深切的渴望。

林文中并委托作曲家林桂如从舞者的排练中,得到以大提琴高音发展音乐设计的灵感,正如舞者须克服技巧困难的身体语汇,藉由原音乐器与电子音乐的组合,为这出探讨科技与人性,剖析人性渴望的精湛作品铺垫出浩瀚细致的迷人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