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企画(二) Feature | 狂放嘻哈 有理叛逆/穿搭造型
YO MAN,You are what you WEAR!
宽大的T恤、裤裆低垂的垮裤、反戴的棒球帽、大戒指与粗项炼……这些打扮构成人们对嘻哈族群的鲜明印象。然而,在急著将嘻哈穿著与不合身的宽大画上等号前,可曾注意到,近年时尚对街头文化撷取、吸收、混搭,早已创造出更繁复的嘻哈装扮,与所谓的街头潮牌。
早期嘻哈的宽松装扮,一说与非裔、拉美裔美国人多属较贫困的弱势阶级,因此多购买大几号、可多穿几年的服装有关。这样的说法虽不可考,但对於物质不富裕的街头青少年来说,在有限的资源中突显自我风格、寻求认同,又可满足街头生活(跳舞、街头篮球、涂鸦)的实际需要,可说是嘻哈装扮殊途同归的诉求。
例如,嘻哈打扮常见个人或团体名号的书写,一方面袭自帮派绘制标记、辨别敌我的传统,也反映了重视自己名字、外号胜於设计师名称的强烈个人意识;而用鞋带替换腰带,或是在宽版鞋带上彩绘自己的名字,体现了「穷得有风格、有特色」的穿搭主张;涂鸦客经典的连帽运动衫和毛衣,便於遮掩面貌,也可在越过地铁铁丝网时保护自己不被刺伤;风行一时的画家帽、金项炼、冲突色系或冬衣夏穿……无不是表彰个人风格、而后被挪用为主流所趋的打扮。
在嘻哈世界中,“you are what you wear”绝对言之成理。不相信,下次把自己扮成个B-Boy或B-Girl,其他嘻哈客必定能轻易认出,给你一句:Hey yo~~what’s up?
《PAR表演艺术》 第231期 / 2012年0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