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辑的话 Editorial | 总编辑的话Editorial
体验日本时代的艺文风
现在去东京旅游,「银座」可谓必到之处,百货公司、精品店、画廊、餐厅和有名的歌舞伎厅应有尽有,好不繁荣。但是你能想像在日据时期的台湾,在当时的南北大城也都各有一条被昵称为「银座」的商店街吗?你可知道那时的少年郎也和时下的年轻人一样:看电影、泡咖啡店、逛书店,甚至还去玩赌马、海水浴、打撞球?也许他们会对「清国奴」的称谓感到反感,会对日、台不平等的待遇私下抱怨,但是却也不可否认的,由於二十世纪初的台湾现代都市开始逐现雏形,许多休闲娱乐也开始趋於多元化,随著西方现代戏剧(Drama)的引进,台湾的「新剧」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了。本月份在国家戏剧院上演的《阉鸡》与十月即将上演的《高砂馆》,都是那时的「新剧」代表作,於是本刊就藉著这个机会,制作了「台湾新剧.复古流行ing」的特别企画,带领读者领略日本时代下的宝岛艺文风。
同样是在日本时代被引进台湾的留声机,在当时也挟带著爵士乐,飘洋过海地从美国新大陆一起进入了这个美丽的岛屿。这个被维吉尔.汤姆森(Virgil Thomson)形容是「自欧洲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以来,最震慑人心的民间音乐」,以它通俗的热情与演奏者可参与音乐创作的即兴解放形式,与
《PAR表演艺术》 第188期 / 2008年0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