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震荡 | 戏剧
音乐别出心裁,随戏各抒己见
让五月剧场非常热闹的「莎士比亚在台北」,同时也让风格不同的音乐设计者展现各自的趣味:《泰特斯》中的应蔚民以说唱发挥了连接与转换的功能;《罗密欧与茱丽叶》的余奂甫则以分门别类的音乐烘托不同的场景;《李尔王》的吴忠良运用了更细致的击鼓技巧;《马克白诗篇》的杨乔均则以即兴伴奏使音乐也成原创作品。
「莎士比亚在台北」戏剧节
5月1~4日 莎士比亚的妹妹们的剧团《泰特斯―夹子/布袋版》
5月8~11日 金枝演社《罗密欧与茱丽叶》
5月15~18日 外表坊时验团《迷宫戏乐―李尔王》
5月22~25日 台南人剧团《女巫奏鸣曲―马克白诗篇》
5月29日~6月1日 河床剧团《美丽的莎士比亚》
台北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PAR表演艺术》 第127期 / 2003年0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