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震盪 | 戲劇
音樂別出心裁,隨戲各抒己見
讓五月劇場非常熱鬧的「莎士比亞在台北」,同時也讓風格不同的音樂設計者展現各自的趣味:《泰特斯》中的應蔚民以說唱發揮了連接與轉換的功能;《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余奐甫則以分門別類的音樂烘托不同的場景;《李爾王》的吳忠良運用了更細緻的擊鼓技巧;《馬克白詩篇》的楊喬均則以即興伴奏使音樂也成原創作品。
「莎士比亞在台北」戲劇節
5月1~4日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泰特斯─夾子╱布袋版》
5月8~11日 金枝演社《羅密歐與茱麗葉》
5月15~18日 外表坊時驗團《迷宮戲樂─李爾王》
5月22~25日 台南人劇團《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
5月29日~6月1日 河床劇團《美麗的莎士比亞》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PAR表演藝術》 第127期 / 2003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