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扫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达人推荐X鸿鸿、杨忠衡
鸿鸿
本月我要看 林向秀舞团《光的另一边》
比利时尼德剧团 《伊莎蓓拉的房间》
很明显的「旺季」来了!如果要验收国内戏剧与舞蹈创作者的成果,五月实在是个好机会,但这也是验收市场承载量的残酷时刻。
舞蹈方面我特别期待林向秀和王维铭合作的《光的另一边》。他们两人之前在实验剧场发表过的双人舞片段,刻画中年男女的情感生活,紧凑、入微、张力与趣味十足,并展现了年轻创作者欠缺的成熟况味。这次加入两名年轻舞者,应有更大幅度的表现。舞蹈界盛行跨界风多年,但最后累积下来的还是从身体出发的扎实编舞家。林向秀的舞作再度验证,对人生的体会有多深刻,艺术即有多动人。
剧场方面我最期待比利时尼德剧团《伊莎蓓拉的房间》。此团成名逾二十年,这出作品既狂野又博学,展现对生命、对历史的丰富见解,形式也多元。导演从父亲遗留下来的五千八百多个各式收藏品发想,这种「物件」诠释世界的题材,前有彼得.葛林纳威《代表世界的100件物品》,近有香港前进进剧团改编董启章小说的《天工开物》,可惜我们都无缘得见。这次要记得来开眼界。
杨忠衡
本月我要看 世纪大师与NSO—潘德瑞茨基
传统艺术季敦煌系列三「十指繁弦」
乍听潘德瑞茨基要来台湾指挥自己作品演出,会有林肯总统要来台湾办演讲的时空错乱感。实际上,潘氏并没有那么古老,今年才七十五岁。会有古人再世的错觉,原因是,当今古典作曲家要像他有这等名气、这等传世作品,绝大部分都墓木已拱。大师难再的现代,潘氏独步乐坛,我认为除了深厚的音乐素养之外,他的人格、融入宗教与哲学的内涵…等,在在使他的作品有料,比那些无厘头、奇门遁甲的作品更能唤起世人共鸣。这次演出唯一令人不解的是,他难得来一次,却除了代表作《小交响曲》和新作法国号协奏曲之外,还指挥了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我不清楚浩瀚的贝多芬世界是不是真缺老潘一个。
当然,在创作领域,华人也总算慢慢走出西方古典的罩顶。传统艺术季敦煌系列三的「十指繁弦」是一场奇特的音乐会,全场都是现代琵琶音乐,由活跃西方的琵琶家吴蛮担纲。吴蛮以创新者形象走动乐坛,名字经常与格拉斯、谭盾、哈里森…等作曲家联在一起,使琵琶这种乐器摆脱传统印象。像潘老一样,是少数因特定贡献而为人所认同的音乐家。去听看看吧,她不弹《十面埋伏》,倒弹了巴尔托克。
《PAR表演艺术》 第185期 / 2008年05月号